[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表面气泡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5464.3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2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邱嘉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嘉妮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表面 气泡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表面气泡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与放置台的顶部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板、插杆、插孔、固定套、第一拉簧和稳定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插杆穿过插孔并插入固定套的内腔,可以对压板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第一拉簧的使用,可以带动压板自动向下移动,通过稳定机构使用,提高了压板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表面气泡检测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对物料进行压紧,容易导致在检测的过程中数据产生误差的问题,该混凝土表面气泡检测装置,具备对物料压紧检测的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表面气泡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表面气泡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气泡形成的主要是属于物理原因,其根据集料级配密实来看,材料本身级配不合理,以及粗集料偏多骨料大小不当,石料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实际使用的砂率比实验室提供的砂率要少,使得其细料不能够填充粗集料之间的空隙,则可以导致集料的不密实,产生空隙,这样就会为气泡的产生提供了先决的条件。
混凝土加工结束后需要采样,然后使用气泡检测装置对混凝土气泡进行检测,但现有的混凝土表面气泡检测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对物料进行压紧,容易导致在检测的过程中数据产生误差,降低了混凝土表面气泡检测装置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表面气泡检测装置,具备对物料压紧检测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表面气泡检测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对物料进行压紧,容易导致在检测的过程中数据产生误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表面气泡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与放置台的顶部接触,所述压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两个移动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定机构,所述压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簧,所述第一拉簧的内圈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一拉簧的底部与固定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靠近底座的一侧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移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拉簧,所述第二拉簧的左侧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簧的右侧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右侧延伸至外壳的右侧并贯穿移动杆。
优选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两个滑杆,所述滑杆靠近移动杆的一侧与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滑杆远离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底座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插杆配合使用的固定套,所述移动杆的左侧开设有与插杆配合使用的插孔,所述插杆的右侧穿过插孔并延伸至固定套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拉杆配合使用的移动孔,两个拉杆相反的一侧均穿过移动孔并延伸至外壳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压板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与固定杆配合使用的活动孔,所述固定杆的底部穿过活动孔并延伸至压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顶部开设有检测槽,所述检测槽呈矩形开设在压板顶部的正中央,且检测槽的拐角做光滑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板、插杆、插孔、固定套、第一拉簧和稳定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插杆穿过插孔并插入固定套的内腔,可以对压板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第一拉簧的使用,可以带动压板自动向下移动,通过稳定机构使用,提高了压板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表面气泡检测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对物料进行压紧,容易导致在检测的过程中数据产生误差的问题,该混凝土表面气泡检测装置,具备对物料压紧检测的优点,值得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嘉妮,未经邱嘉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54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