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造用SC型光纤配线架电子磁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4213.3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3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于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H04B10/077;H04L12/2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造 sc 光纤 配线架 电子 磁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造用SC型光纤配线架电子磁条,包括传统直向SC型熔纤盘、监测磁条、管理单元和网管系统;监测磁条位于传统直向SC型熔纤盘顶部,配置有12组红外探测装置和电子记录芯片,对应于传统直向SC型熔纤盘的12个SC型法兰;监测磁条配置有RJ45接口,通过网线接入管理单元;管理单元配置有24个RJ45汇聚口和三个RJ45网管口,监测磁条的RJ45接口通过网线接入管理单元的RJ45汇聚口,管理单元的RJ45网管口通过网线接入网管系统。本实用新型利用电子记录芯片和红外探测技术为每一芯光纤配置一个探测装置,实时记录该芯光纤的所有信息,且探测并反馈其配线端口接入状态,实现对所有光纤的整合和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造用SC型光纤配线架电子磁条。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光纤配线架(ODF)等无源光纤配线器件及其设备中的纤芯序号和传输路序等信息标示一直采用纸质的印刷甚至手写标签组成,不但不便于修改和更换,而且还会经常缺失和损坏,在维护作业中识别只能由手工查找完成,效率低、错误率高。同时,由于SC光纤接口的相对使用量较小,且其跳纤的不规律,大多智能配线架没有将其作为设计首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造用SC型光纤配线架电子磁条,为传统的SC型光缆配线架(ODF)中的每一芯都配上电子标签和监测模块,为光缆资源的智能管理提供基础。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造用SC型光纤配线架电子磁条,其特征在于:
包括传统直向SC型熔纤盘、监测磁条、管理单元和网管系统;
监测磁条位于传统直向SC型熔纤盘顶部,监测磁条配置有12组用于用于监测配线架前端法兰端口是否有跳纤正确插入的红外探测装置和用于记录光缆地理位置、接线情况、本端及对端业务走向的电子记录芯片,对应于传统直向SC型熔纤盘的12个SC型法兰;
监测磁条配置有RJ45接口,通过网线接入管理单元;
管理单元配置有24个RJ45汇聚口和三个RJ45网管口,监测磁条的RJ45接口通过网线接入管理单元的RJ45汇聚口,管理单元的RJ45网管口通过网线接入网管系统。
每个电子记录芯片都接入一个显示本接口跳纤接入的LED指示灯。
管理单元还配置有一个用于设备电路板升级及版本转换的CON串口。
管理单元接入电源,监测磁条利用网线进行POE供电。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利用电子记录芯片和红外探测技术,为每一芯光纤配置一个探测装置,实时记录该芯光纤的所有信息,且探测并反馈其配线端口接入状态;通过有线(以太网)方式进行监测磁条、管理单元和网管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达到对SC型光纤端口接入状态的实时监控;为后期利用数据库等软硬件系统对所有光纤进行资源的整合和管理提供基础。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高集成度的、可靠的应用,具有管理方便,效率高等特点,可广泛适合在铁路、电力、网络运营商等通信场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监测磁条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监测磁条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监测磁条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监测磁条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监测磁条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监测磁条的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改造后熔纤盘前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42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光光盘库内置无接触式传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计算机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