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氧化废水高效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3150.X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1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金爱军;张繁;李俊;周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翔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废水 高效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氧化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开设有中和箱、过滤箱和沉淀箱,所述中和箱顶部一侧过盈连接有试剂管,所述中和箱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A,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氧化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通过在箱体内开设独立的中和箱、过滤箱和沉淀箱,废水进入箱体内部后经过中和箱试剂中和,再经过滤箱的过滤器初步过滤沉淀然后进入沉淀池沉淀,简化了大型的废水处理池缩小废水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其通过设有多层的过滤器,抽送的水进入过滤器后经过过滤袋内部的沸石颗粒初次吸附净化向下流入净化袋,再经过净化袋内部的竹炭粒子吸附二次净化流入过滤箱提高净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氧化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电镀和金属加工业废水中锌的主要来源是电镀或酸洗的拖带液。污染物经金属漂洗过程又转移到漂洗水中。酸洗工序包括将金属(锌或铜)先浸在强酸中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随后再浸入含强铬酸的光亮剂中进行增光处理,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盐酸和锌、铜等重金属离子及有机光亮剂等,毒性较大,有些还含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危害极大。因此,对电镀废水必须认真进行回收处理,做到消除或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现有的废水处理设备占地空间大投资成本高,一些小型工厂的工业废水处理没有足够的专用场地,较大的废水处理设备构建时间长无法快速的为工厂处理污水,并且废水处理设备的各级处理池之间单纯的使用水泵抽水交换,水泵抽水处没有设置过滤装置造成抽水工序的功能单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铝氧化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氧化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通过在箱体内开设独立的中和箱、过滤箱和沉淀箱,废水进入箱体内部后经过中和箱试剂中和,再经过滤箱的过滤器初步过滤沉淀然后进入沉淀箱沉淀,简化了大型的废水处理池缩小废水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其通过设有带有过滤功能的进水座,在水泵抽水时进水座内部蜂巢式吸水层其六边形的空洞帮助水流快速流入进水座,然后经过吸附层的麦饭石颗粒吸附净化再送入到下一步程序,避免水泵被过多的沉淀物堵塞,其通过设有多层的过滤器,抽送的水进入过滤器后经过过滤袋内部的沸石颗粒初次吸附净化向下流入净化袋,再经过净化袋内部的竹炭粒子吸附二次净化流入过滤箱提高净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氧化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开设有中和箱、过滤箱和沉淀箱,所述中和箱顶部一侧过盈连接有试剂管,所述中和箱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A,所述水泵A进水口与中和箱管道互通,且水泵A出水口与过滤器管道互通,所述过滤器嵌入过滤箱,所述过滤箱顶部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水泵B,且水泵B进水口与过滤箱互通连接有管道,所述水泵B出水口与沉淀箱互通连接有管道,所述沉淀箱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C,且水泵C进水口与沉淀箱互通连接有管道,所述水泵C出水口通过管道互通连接有净化池,所述水泵A、水泵B和水泵C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互通连接有进水座,所述水泵A、水泵B和水泵C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外部电源。
可选的,所述过滤器内部嵌入有过滤袋和净化袋,且过滤袋和净化袋内部分别填充有沸石颗粒和竹炭粒子,所述过滤器底部开设出水口。
可选的,所述过滤器顶部衔接有密封盖,且密封盖与过滤器衔接处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密封盖两端固定连接有手柄。
可选的,所述进水座表层开设有蜂巢式吸水层,所述蜂巢式吸水层背离进水座外壁固定连接有吸附层,且吸附层内部填充有麦饭石颗粒。
可选的,所述沉淀箱外侧固定连有接净化池,且净化池内部养殖有过滤水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翔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翔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31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