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课程录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03134.0 | 申请日: | 2019-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0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 发明(设计)人: | 肖叶枝;郭建龙;周青云;夏爽;王鹏;温满华;曾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培训与评价中心 |
| 主分类号: | H04N5/76 | 分类号: | H04N5/76;G09B5/06 |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演播系统 主机 虚拟 授课 演示文件 录制 课程录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摄像装置 显示装置 视频 课程 演示 后期处理 控制指令 拍摄目标 实时合成 实时上传 上传 录入 工作量 进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课程录制系统,包括显示装置、摄像装置以及虚拟演播系统主机;显示装置和虚拟演播系统主机相连接,用于根据目标授课者的控制指令演示预先录入的演示文件,并根据演示进度将演示文件上传至虚拟演播系统主机;摄像装置和虚拟演播系统主机相连接,用于拍摄目标授课者的授课视频,并将授课视频实时上传至虚拟演播系统主机;虚拟演播系统主机用于将演示文件和授课视频实时合成,以获得录制课程。本实用新型中的课程录制系统,录制过程简单易操作,且降低了录制课程后期处理的工作量,进而降低课程录制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课程录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课程录制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授课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授课形式之一,授课者模拟实际授课情景进行授课,并将授课过程录制成授课视频,学习者只需要拷贝观看该授课视频,即可完成对授课内容的学习。相对于传统的现场授课,网络授课成本更低,受众更广。
目前,进行课程录制较为常用的方式是,在授课者正前方放置摄像机和提词器,授课者进行授课时,其他工作人员根据授课者授课的进度为授课者翻动提词器显示的内容,以便授课者能够根据提词器的提示更顺利完成授课;另外,为了观看者能够更好的理解授课内容,往往还需要借助PPT等演示文本向观看者展示授课内容,因此,在通过摄像机录制完成课程视频后,后期还需要工作人员根据授课者的授课进度,将演示文本和课程视频进行整合,使得课程视频中不仅展示有授课者的授课过程,还存在与授课内容相一致的演示文本。而目前这种已有的录制方式,在录制过程中需要多人配合工作,录制完成后还需要大量的人工处理工作,费时费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网络课程录制的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课程录制系统,解决了目前课程录制过程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课程录制过程,降低了录制课程的人力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课程录制系统,包括显示装置、摄像装置以及虚拟演播系统主机;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虚拟演播系统主机相连接,用于根据目标授课者的控制指令演示预先录入的演示文件,并根据演示进度将所述演示文件上传至虚拟演播系统主机;
所述摄像装置和所述虚拟演播系统主机相连接,用于拍摄所述目标授课者的授课视频,并将所述授课视频实时上传至虚拟演播系统主机;
所述虚拟演播系统主机用于将所述演示文件和所述授课视频实时合成,以获得录制课程。
其中,所述摄像装置通过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前方,且所述显示屏正对所述摄像装置背离摄像镜头的表面。
其中,所述摄像装置的高度可调。
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三固定杆、第一固定夹以及第二固定夹;
所述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以及所述第三固定杆依次连接;
所述第三固定杆竖直设置,且背离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和所述摄像装置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杆背离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固定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夹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中间段;
所述第一固定夹用于夹持于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屏背面壳体上,所述第二固定夹用于夹持于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屏顶部壳体上。
其中,所述第三固定杆为长度可伸缩的杆状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夹和所述第二固定夹的夹持面为带条纹的表面。
其中,还包括用于承载固定所述显示装置的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滚轮。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为一体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培训与评价中心,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培训与评价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31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数据接口的转换电路及多功能数据通信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