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底护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2311.3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1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晔;李菁华;石海鑫;金科;赵鹏;王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B60R19/54;B60K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张海英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底护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底护板,其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底护板本体和机滤维修盖。其中,底护板本体包括基础结构层和增强结构层,所述基础结构层与所述增强结构层为树脂熔融连接,所述底护板本体上开设有维修口;机滤维修盖罩设于所述维修口上,且所述机滤维修盖与所述底护板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底护板本体上还开设有排水孔和导风孔,所述排水孔设置于所述底护板本体的局部,用于排出发动机内的水,所述导风孔设置于所述底护板的一侧,用于为发动机降温。通过基础结构层和增强结构层粘结形成的复合板材,可以达到提高底护板本体强度的目的,同时相比现有技术采用的钢材,大大降低了重量,实现了轻量化设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底护板。
背景技术
发动机底护板是安装于汽车发动机下方,保护发动机底部免受撞击的防护装置。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对发动机底护板的要求逐渐提高,在满足基本抗冲击性能的前提下,又提出了轻量化、隔音降噪、耐锈蚀、低风阻、易于汽车维护等要求。目前,汽车用发动机底护板主要有树脂底护板、钢制底护板的铝合金底护板等,对应的发动机底护板都无法同时满足高强度性能与轻量化设计,且在汽车维护的容易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缺陷。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发动机底护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底护板,以实现对发动机的高强度保护以及实现发动机的轻量化设计。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底护板,包括:
底护板本体,其包括基础结构层和增强结构层,所述基础结构层与所述增强结构层为树脂熔融连接,所述底护板本体上开设有维修口;
机滤维修盖,其罩设于所述维修口上,且所述机滤维修盖与所述底护板本体螺纹连接;
所述底护板本体上还开设有排水孔和导风孔,所述排水孔设置于所述底护板本体的局部,用于排出发动机内的水,所述导风孔设置于所述底护板的一侧,用于为发动机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结构层为轻质纤维增强材料、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聚丙烯树脂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增强结构层为面密度600-1000g/m2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结构体。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底护板与所述发动机的油底壳的下端的间距为10mm-30mm。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结构层与所述增强结构层之间通过聚丙烯树脂熔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护板本体的厚度为2.5mm-4.0mm。
进一步地,所述机滤维修盖上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机滤维修盖与底护板本体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结构体包括基体和增强体,所述基体为聚丙烯树脂材料,所述增强体为玻璃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底护板本体上开设有定位安装孔,螺钉穿过所述定位安装孔与所述发动机螺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23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