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极性转换的交错并联式多档变压器有载调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0526.1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6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文;姜方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宝威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13/06 | 分类号: | H02P13/06;H01F29/04;H01H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曙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0 | 代理人: | 商旭东 |
地址: | 3241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性 转换 交错 并联 式多档 变压器 调压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变电变压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极性转换的交错并联式多档变压器有载调压电路,包括主绕组、极性转换开关、调压绕组、过渡切换单元、额定电压支路、若干条调压支路;本技术方案在主绕组与调压绕组间设置极性转换开关,通过调节极性转换开关独立触头接通端,实现正反调压;各调压支路的一端分别连接到调压绕组的两个端部抽头及各中间抽头上;另外一端相邻交错地并联成两组,分别与过渡切换单元的两个输入端连接,额定电压支路的输入端与主绕组输出端连接,额定电压支路输出端与调压电路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少通断开关的通断频率,增加相应调压开关的使用寿命以及无需跳档调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变电变压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压器有载调压电路。
背景技术
在申请号为201610121960,名称为:“一种永磁真空有载调压开关、变压器及有载调压方法”的专利中提供了一种应用两个真空灭弧室分别组成主回路与过渡回路结构的有载调压方法。该技术方案要点是:在正常运行时,主回路真空灭弧室接通,主回路处于接通状态,过渡回路真空灭弧室断开,过渡回路处于断开状态,由主回路接入的调压绕组决定电路对外供压档位。在档位切换时,先闭合过渡回路真空灭弧室,过渡回路处于接通状态,然后断开主回路真空灭弧室,主回路处于断开状态。此时,换档开关在无电流情况下完成换挡,没有电弧产生。过渡回路为电路在档位切换时提供过渡电压,保证电路不会中断对外供电压。但是,依据本方法设计的多档调压电路有以下几点不足:
1、每次档位切换一次,主回路真空灭弧室要开一次合一次,过渡回路真空灭弧室也要合一次开一次。主回路、过渡回路真空灭弧室作为电路中通断频率最高的器件,其通断次数上限决定了依据该电路设计的调压开关的使用寿命。按照标准要求,有载调压开关的机械寿命要达到50万次,即调压开关在触头不带电且全部分接范围都用上的情况下,进行50万次分接变换操作。依据该调压电路,5个档位的有载调压开关做一次调压循环,主回路和过渡回路就要动作4*50=200万次。对9个档位的有载调压开关,主回路和过渡回路就要动作8*50=400万次。现阶段对真空灭弧室的机械寿命要求在80~120万次之间。可见,依据该调压电路生产的调压开关,机械寿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推算是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机械寿命的。
2、过渡回路是固定接在某一分接头上的,任何档位的调压都要先回到这一固定分接头上,然后再调到需要调压的档位上,俗称跳档调压。电压的瞬间变化会产生幅值很高的操作过电压,电压的瞬间变化率越高,产生的过电压幅值越高,对接在电网中的电子产品危害极大。所以标准是不允许跳档调压的。
申请号为:201721680735.9,名称为:“一种采用双掷开关的有载调压方法” 的专利中,对专利201610121960做了改进:分接线圈的结构更简单;过渡回路接到额定档上而不是变压器的主绕组末端,使得换挡时电压的波动较小。该专利有多个变形。但根本的两点与专利201610121960是一样的:1、每当档位切换一次,主回路真空灭弧室要开一次合一次,过渡回路也要合一次开一次。其通断次数上限决定了依据该电路设计的调压开关的使用寿命。2、其过渡电路固定连接于主绕组抽头,调压时依然是跳档调压,是标准不允许的。
在专利201820286271 .1中,对专利201721680735.9又做了改进,增加了过渡回路选择开关(数量根据调压档位不同而变,5档的需要2个过渡回路选择开关)。过渡回路不是固定连接在调压绕组的主分接档位,而是通过过渡回路选择开关,随档位的变化而随之变化。但“每当档位切换一次,主回路真空灭弧室要开一次合一次,过渡回路也要合一次开一次。其通断次数上限决定了依据该电路设计的调压开关的使用寿命”这一缺陷依然没有改变。并且随着开关档位数量的增加,过渡回路选择开关数量也增加,开关结构趋于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宝威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宝威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0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