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塔除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7901.1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7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山;魏余鹏;李树爱;徐继军;谭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 | 分类号: | C02F1/46;C02F9/06;C02F9/08;C02F103/02 |
代理公司: | 山东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57 | 代理人: | 丁修亭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塔除藻系统,所述冷却塔为湿式冷却塔或干湿式冷却塔,且该冷却塔具有配水系统和集水盘,所述冷却塔除藻系统包括:进水格栅,安装在集水盘的集水口处,为电导性材质制作的格栅;以及直流电源,该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电缆与所述进水格栅连接,负极与集水盘的盘体连接。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除藻系统能够有效抑制藻类滋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塔除藻系统。
背景技术
冷却塔(The Cooling Tower)是工业上常用的冷却装置,其以水为循环冷却剂,循环的水将待冷却的设备热量带出,在开放的条件下,将热量散失到大气中。冷却塔外形看起来是一个桶状结构,型为塔状而被称为冷却塔,其散发热量的方式主要有辐射传热、对流传热和蒸发散热。由于冷却塔是开放式结构,并且水温适中,因此,冷却塔的循环水内极易滋生藻类植物。
藻类属于有机物,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死亡的藻类极易导致水质恶化。并且藻类也极易产生集群而团聚化,如果进入循环系统则非常容易导致例如冷凝器的堵塞。藻类对于冷却塔的正常运行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因此针对藻类,在本领域提出了许多的解决方案。
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9516588A,其公开了一种冷却塔水处理净化器,其在冷却塔循环系统上布设有臭氧发生器、钠离子交换器,其中臭氧发生器用于氧化冷却塔流出的冷却水中的细菌和藻类植物。由于臭氧发生器目前只能小范围使用,通常配置在循环系统的管路上,无法在水域相对较大的冷却塔集水盘处布设,而集水盘处水流速度较慢,藻类植物更容易附着滋生。而被携带入循环系统管道内的藻类植物往往是个体相对较小的植株,集水盘侧的藻类植物仍然无法被清除。
中国专利文献CN207472089U公开了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冷却塔,其先通过降低水的硬度,然后利用过滤装置滤除黏泥和藻类。一般而言,很多藻类同时会附着一些泥沙,原因在于,冷却塔属于粗放的开式冷却系统,水也是一般工业用水,水的含杂量也较大,单纯的使用过滤装置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产生堵塞,而过滤装置是循环管路上的部件,一旦其堵塞,循环系统则无法正常工作。
中国专利文献CN108675384A则采用了其他的方式实现除藻,具体是提供了一种自然光响应循环水冷却塔的防止菌藻涂层。冷却塔是开式结构,整个系统分布广,尤其是集水盘处,具有非常大的面积。加之其属于开放式结构,粗放运行,涂层会很快被泥沙掩埋,而无法起到防止菌藻的作用。
中国专利文献CN109912049A公开了一种金属冷却塔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其处理原理是利用特频电磁波对水体进行净化,抑制细菌和藻类,电磁波在水体内传播距离有限,并且其设置位置也相对受限,只能在形成水体的地方设置,例如集水盘处,单纯的电磁波抑菌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抑制藻类滋生的冷却塔除藻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塔除藻系统,所述冷却塔为湿式冷却塔或干湿式冷却塔,且该冷却塔具有配水系统和集水盘,所述冷却塔除藻系统包括:
进水格栅,安装在集水盘的集水口处,为电导性材质制作的格栅;以及
直流电源,该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电缆与所述进水格栅连接,负极与集水盘的盘体连接。
上述冷却塔除藻系统,可选地,进水格栅为立式的围护结构,而环绕在集水口外围;
进水格栅与集水口的距离为0.8~2.5米。
可选地,直流电源的功率为500~1000W,工作电压为220~380V。
可选地,在配水系统上安装有相对于进水格栅的次级过滤器。
可选地,所述次级过滤器为网箱过滤器。
可选地,在配水系统上安装有紫外线灭菌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7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