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音汽车内饰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4853.0 | 申请日: | 201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2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帅国光;张丹;吕林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润沃驰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5/14 | 分类号: | B32B25/14;B32B25/10;B32B27/02;B32B27/36;B32B3/08;B32B7/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明志会 |
地址: | 22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音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音汽车内饰,包括消音材料和隔音材料,消音材料嵌套连接在隔音材料的顶部,消音材料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锁紧插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消音材料的内部缓冲腔以及消音腔弓字形设计,从而能先利用缓冲腔对噪音进行缓冲消除,然后在通过弓形设置的消音腔,增大噪音与消音材料的接触面,同时提供缓冲,有效减少噪音,同时通过锁紧插脚插入到锁紧插槽中,从而能将消音材料和隔音材料组合起来,从而在消音材料消音情况下,有效利用隔音材料进行隔音,而多个消音材料之间可通过连接条和连接槽契合相连,从而将多个消音材料之间快速拼接到一起,适用不同面积大小的隔音面积需要,简单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音汽车内饰。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越来越多成为千家万户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汽车隔音方面便是汽车在使用时不可忽视的问题,传统的汽车隔音材料多在车架内加设隔音棉或者吸引材料,从而达到隔音效果,传统的吸引材料多采用吸引棉对噪音进行吸收,但是吸音效果不高,噪音吸收不完全,且多个吸引材料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结构,不能根据自由将吸音棉组合起来,存在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汽车内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的吸引材料多采用吸引棉对噪音进行吸收,但是吸音效果不高,噪音吸收不完全,且多个吸引材料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结构,不能根据自由将吸音棉组合起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音汽车内饰,包括消音材料和隔音材料,所述消音材料嵌套连接在隔音材料的顶部,所述消音材料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锁紧插脚,所述隔音材料的内部顶端开设有若干容纳锁紧插脚的锁紧插槽,所述消音材料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消音材料相对称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相互契合的连接槽和连接条,所述消音材料的内部上下依次开设缓冲腔和消音腔,所述缓冲腔与消音腔之间通过若干连接孔导通相连,所述缓冲腔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导音孔,若干所述导音孔上端对应贯穿设置在消音材料的顶部,所述消音腔不规则空腔设置在消音材料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消音腔不规则空腔为“弓”字形结构或者波浪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锁紧插脚的下端侧面固定连接有锁紧块,所述锁紧插槽的内壁底端设有与锁紧块相互匹配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锁紧块与锁紧插脚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条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锁紧齿条,所述连接槽的内壁顶端设有与锁紧齿条相互匹配契合的齿槽。
优选的,所述消音材料的材质为EPDM橡胶,所述隔音材料的材质为聚酯纤维。
优选的,所述消音材料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阻尼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消音材料的内部缓冲腔以及消音腔弓字形设计,从而能先利用缓冲腔对噪音进行缓冲消除,然后在通过弓形设置的消音腔,增大噪音与消音材料的接触面,同时提供缓冲,有效减少噪音,同时通过锁紧插脚插入到锁紧插槽中,从而能将消音材料和隔音材料组合起来,从而在消音材料消音情况下,有效利用隔音材料进行隔音,而多个消音材料之间可通过连接条和连接槽契合相连,从而将多个消音材料之间快速拼接到一起,适用不同面积大小的隔音面积需要,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紧齿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齿槽结构主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润沃驰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润沃驰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4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监控装置和汽车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隔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