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屏蔽泵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8110.2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6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存;武伟;张龙;郑东宏;冯万兵;崔梓祯;姚志伟;苑庆生;陈孝海;李加华;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 11651 | 代理人: | 汤雄军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模型 | ||
1.一种屏蔽泵模型,包括:
惰轮部;
主法兰部;
电机部;以及
下轴承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泵模型还包括主轴,所述惰轮部、主法兰部、电机部、下轴承部依次沿所述主轴设置以形成圆柱状阶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泵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惰轮部、主法兰部、电机部、下轴承部中的至少一个为内部形成空腔的空腔圆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泵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叶轮部;
导出口部,
其中:
所述叶轮部、导出口部、惰轮部、主法兰部、电机部、下轴承部依次沿所述主轴设置以形成圆柱状阶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泵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轮部、导出口部、惰轮部、主法兰部、电机部、下轴承部中的至少一个为内部形成空腔的空腔圆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泵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轮部、导出口部、惰轮部、主法兰部、电机部、下轴承部均为内部形成空腔的空腔圆柱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泵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部的外周面未设置有定子冷却用法兰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泵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泵模型还包括端部法兰部,所述端部法兰部设置于所述下轴承部下方;且
所述端部法兰部与所述下轴承部形成为一体而为单个圆柱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泵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惰轮部和所述下轴承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外周面设置有接管法兰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蔽泵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惰轮部和所述下轴承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外周面设置有测量接管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泵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轴为阶梯状主轴,或者所述主轴为外径不变的主轴。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泵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轴为阶梯状主轴且具有大径部,位于大径部上方且与大径部依次相连的第一轴颈部、第二轴颈部和第三轴颈部,以及位于大径部下方且与大径部依次相连的第四轴颈部和第五轴颈部;且
主法兰部设置于所述大径部,所述叶轮部和导出口部的上部设置于所述第三轴颈部,所述导出口部的下部和所述惰轮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轴颈部和第一轴颈部,所述电机部和下轴承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四轴颈部和第五轴颈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屏蔽泵模型,其特征在于:
第一轴颈部、第二轴颈部和第三轴颈部的外径依次降低;
第四轴颈部的外径大于第五轴颈部的外径。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泵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轴的横截面为大体圆形;且
所述主轴的对应部分与所述叶轮部、导出口部、惰轮部、主法兰部、电机部、下轴承部的至少一个的端面或者内壁面之间具有键槽配合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泵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轴的横截面为多边形;且
所述主轴的对应部分与所述叶轮部、导出口部、惰轮部、主法兰部、电机部、下轴承部的至少一个的端面或者内壁面之间具有型面配合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泵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惰轮部的上表面设置有适于与泵壳配合的凸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核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核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81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地砖铺设人体辅助承载架
- 下一篇:一种管式空气预热器防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