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油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9904.2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2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杰;廖卓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焕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1/12;F28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杆 空压机 余热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油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器,其中,包括一体成型的壳体、在壳体内部两端分别设有的进气缓冲腔和出气缓冲腔、在进气缓冲腔和出气缓冲腔之间设有的换热装置,及在壳体顶部上设有的压缩空气入口和压缩空气出口。压缩空气入口设置于靠近进气缓冲腔一侧的壳体上。压缩空气出口设置于靠近出气缓冲腔一侧的壳体上。壳体内靠近压缩空气出口的一侧面设有隔断两侧空气的挡板。进气缓冲腔和出气缓冲腔底部的壳体上均设置有与外部相通的排水孔。本实用新型具有逆流换热、可提高出水温度到90度以上有余热利用价值,提高换热效率、结构简单耐用、压力损失小,体积小可以在空压机内部安装,及便于维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油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无油螺杆式空压机冷却器(如图1所示)主要由中间冷却和后端换热器组成。譬如,当压缩空气入口到达200度时,出口的空气为40度,在其中的传热管头尾温差达到160度,由于空气、卸载、停机频繁,换热管所承受的应力较大,容易拉裂。压缩空气达到200度之后冷却到40度,其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带入二级压缩机头,造成了二级压缩使用不到两年时间大部分都出现生锈而损坏机头。传统换热器采用列管式结构,水的温差一般控制在10度,属于大流量小温差,水出口温度控制在40度以内,水温较低没有利用价值。传统换热器有管板、管筒、法兰等组成,安装麻烦,加工工艺复杂,成本偏高。加工过程中,管筒和管板各种零件存在较多焊缝,存在很多泄漏的风险。管板和管筒内部阻力大,死角位多,换热差。换热管比较长,容易结水垢,清洗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流换热、可提高出水温度到90度以上有余热利用价值,提高换热效率、结构简单耐用、压力损失小,体积小可以在空压机内部安装,及便于维护的无油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油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器,其中,包括一体成型的壳体、在壳体内部两端分别设有的进气缓冲腔和出气缓冲腔、在进气缓冲腔和出气缓冲腔之间设有的换热装置,及在壳体顶部上设有的压缩空气入口和压缩空气出口;所述的压缩空气入口设置于靠近进气缓冲腔一侧的壳体上。压缩空气出口设置于靠近出气缓冲腔一侧的壳体上。壳体内靠近压缩空气出口的一侧面设有隔断两侧空气的挡板。进气缓冲腔和出气缓冲腔底部的壳体上分别设置有与外部相通的排水孔。换热装置包括在壳体内的顶部和底部上下侧均分别设有水平的气流导流板、在相对气流导流板两侧的壳体侧面上设有多个排列有规律的孔位、在两侧的壳体侧面上设有包住孔位的进出水盖和回水盖,及在壳体两侧面相应的孔位上均分别安装有的换热管体;所述的进出水盖对角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出水盖和回水盖上设置有向外突起且与壳体之间形成空腔的凸壳。换热管体横向固定于壳体两侧相对的孔位上。壳体顶部的气流导流板与壳体内壁间壁间隔一定的长空间,所述的挡板与气流导流板连接将长空间分隔成两个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换热管体包括扁管,及在扁管的两面上分别设有多个由内向外鼓起的鼓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鼓包均为三个组,逐一分布于扁管的两面上。每组鼓包为三角形分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气缓冲腔一侧的壳体设置有维修口,在维修口上设置有封板。维修口上设置有向出气缓冲腔内部延伸的水气分离器。上述水气分离器上设置有把手,直接将水气分离器取出更换即可,实现了去除冷凝水,延长主机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为水涨一体成型的壳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底部上设置有的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逆流换热、可提高出水温度到90度以上有余热利用价值,提高换热效率、结构简单耐用、压力损失小,体积小可以在空压机内部安装,及便于维护的效果。
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焕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焕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99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枕
- 下一篇:一种服装生产用裁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