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的支撑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3495.5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9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袁晓洒;李晋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12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支撑 防护 装置 | ||
一种建筑用的支撑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两侧均焊接有限位板,支撑板的两侧均栓接有连接板,连接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铰接有延伸板,延伸板底部的两侧和第一液压杆的伸出端铰接,第一液压杆的底端与第二液压杆的表面铰接,第二液压杆的伸出端栓接在支撑板底部的四周,第二液压杆的底部栓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焊接有底板,底板的底部上焊接有支架,支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车轮,底板的两侧均设有限位结构,支撑板的顶部设有减震防护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对防护面积进行扩展,可以对掉落物进行有效缓冲,方便进行移动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的支撑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
近年来,虽然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每年逾千人死亡、逾百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现状仍然提醒着人们: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函待进一步加强和突破,建筑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作业时,需要用到防护装置对其进行保护,现有的支撑防护装置结构简单,无法对防护装置的防护面积进行扩展,且现有的防护装置无法对掉落物进行有效缓冲,且现有的防护装置不方便移动和固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的支撑防护装置,可以对防护面积进行扩展,可以对掉落物进行有效缓冲,方便进行移动和固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的支撑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两侧均焊接有限位板2,支撑板1的两侧均栓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远离支撑板1的一侧铰接有延伸板4,延伸板4底部的两侧和第一液压杆5的伸出端铰接,第一液压杆5的底端与第二液压杆6的表面铰接,第二液压杆6的伸出端栓接在支撑板1底部的四周,第二液压杆6的底部栓接有支撑柱7,支撑柱7的底部焊接有底板8,底板8的底部上焊接有支架9,支架9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车轮10,底板8的两侧均设有限位结构11,支撑板1的顶部设有减震防护结构12。
所述的限位结构11包括螺纹杆111,螺纹杆111的数量为四个,螺纹杆111的表面与底板8的内部螺纹连接,螺纹杆111的顶部焊接有把手112。
所述的减震防护结构12包括顶板121,顶板121底部的四周均焊接有支撑杆122,支撑杆122的表面与支撑板1滑动连接,位于顶板121和支撑板1之间的支撑杆122的表面套设有弹簧123。
所述的支撑杆122的底部焊接有挡板13,挡板13的顶部与支撑板1的底部相接触。
所述的限位板2的底部与延伸板4的顶部相接触,延伸板4的长度大于限位板2的长度。
所述的顶板121的面积大于支撑板1的面积,顶板121的面积小于支撑板1和延伸板4的面积之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液压杆5和延伸板4来对防护装置的防护面积进行扩展,扩大了防护装置的防护面积,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防护;通过减震防护结构12来对掉落物进行减震保护,有效降低了掉落物对防护装置的破坏力;通过限位结构11来对防护装置进行限位,使防护装置可以被有效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34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