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的预应力组件、基础及风力发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0334.0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2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虎;郝华庚;刘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3/20 | 分类号: | F03D13/20;F03D9/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宋海斌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机组 基础 预应力 组件 | ||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的预应力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应力基座(12)和预应力件(11);
所述预应力基座(12)呈环状,沿所述预应力基座(12)的周向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23);
所述预应力件(11)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预应力件(11)贯穿一个所述定位孔(123)与所述预应力基座(12)固定连接,沿所述预应力基座(12)的周向存在一对或一对以上相邻的非等间距的预应力件(11),每对相邻的所述非等间距的预应力件(11)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预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的预应力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件(11)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
所述预设数量为,所述预应力件(11)沿所述预应力基座(12)均布时,预应力组件(1)满足承载功能所需的预应力件(11)的数量;
所述预设距离为,风力发电机组的线缆组件(7)中线缆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的预应力组件(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预应力件(11)中除了所述非等间距的预应力件(11)之外的各其它预应力件(11),沿所述预应力基座(12)的周向的部分区域均匀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的预应力组件(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预应力件(11)沿所述预应力基座(12)的周向的分布轨迹为圆弧形,所述分布轨迹的数量为至少两条,所述至少两条分布轨迹对应于同一圆心角;
分属不同的分布轨迹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应力件(11),沿所述预应力基座(12)的径向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的预应力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堵件;
所述封堵件封堵于所述相邻的非等间距的预应力件(11)之间的所述预应力基座(12)中的所述定位孔(123)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的预应力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所述预应力件(11)为预应力锚栓和预应力索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预应力基座(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预应力基座(12)沿所述预应力组件(1)的轴向相对,每个所述预应力件(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预应力基座(12)固定连接,所述预应力件(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两个预应力基座(12)中的至少一个所在的平面垂直;
所述预应力基座(12)上的所述定位孔(123)的数量为240个,240个所述定位孔(123)沿所述预应力基座(12)排布为两圈,每圈的所述定位孔(123)的数量为120个,所述预应力件(11)的数量为232个、216个、或者200个,每圈上的所述预应力件(11)的数量相等;
所述预应力基座(12)上未设有所述预应力件(11)的区域,沿所述预应力基座(12)的周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的预应力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所述预应力件(11)的数量为180个,180个所述预应力件(11)在所述预应力基座(12)上排布为两个同心的环形;
所述预应力件(11)为预应力锚栓,所述预应力锚栓的规格为M48,所述预应力锚栓的管套直径为54毫米,则相邻的非等间距的所述预应力锚栓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00毫米。
8.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2),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应力组件(1);
所述预应力组件(1)的至少部分嵌入所述基体(2)中,所述基体(2)至少用于为所述预应力组件(1)提供定位和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03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