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胃肠外科用导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8449.6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8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恒宝;苏红军;曲少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恒宝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1/00;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212 山东省滨州市邹***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胃肠 外科 导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胃肠外科用导流管,属于胃肠外科领域。包括:内管,内管由柔性材料制成且呈圆管形,内管两端为开口;外管,外管由柔性材料制成且呈圆管形,外管两端为开口;灌药管,灌药管至少为一根,灌药管由柔性材料制成且呈圆管形,灌药管两端为开口;灌药插筒,灌药插筒呈圆筒形且上端端部为开口,灌药插筒的下端面上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呈圆筒形的插设部,插设部贯穿灌药插筒的下端,插设部数量和位置与灌药管相对应;其中,内管位于外管内,灌药管位于内管和外管之间,且灌药管的外壁连于内管的外壁上和外管的内壁上。本导流管无需进行管件的更换和拔插,有利于进行胃肠减压和灌药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胃肠外科领域,涉及胃肠外科用导流管。
背景技术
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适用范围很广,常用于急性胃扩张,肠梗阻,胃肠穿孔修补或部分切除术,以及胆道或胰腺手术后。在胃肠减压术中,时常将减压和进药操作结合在一起进行操作,对胃进行负压减压后,然后灌入药物(一般是空腹吸收的药物)。目前的操作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进行减压后将导流管拔出,再插入一根导流管(做进药用)通过导流管进行进药。第二种是直接再插入一根细一点的导流管,不拔出前面的导流管。该两种方式均存在问题,第一种方式导流管反复插拔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第二种方式中与食道狭窄,通过再插入导流管的方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进行创新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胃肠外科用导流管,该胃肠外科用导流管无需进行管件的更换和拔插,有利于进行胃肠减压和灌药操作,解决了目前进行胃肠减压和灌药操作时需进行管件的拔插和更换,病人痛苦强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胃肠外科用导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包括:
内管,所述内管由柔性材料制成且呈圆管形,所述内管两端为开口;
外管,所述外管由柔性材料制成且呈圆管形,所述外管两端为开口;
灌药管,所述灌药管至少为一根,所述灌药管由柔性材料制成且呈圆管形,所述灌药管两端为开口;
灌药插筒,所述灌药插筒呈圆筒形且上端端部为开口,所述灌药插筒的下端面上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呈圆筒形的插设部,所述插设部贯穿所述灌药插筒的下端,所述插设部数量和位置与所述灌药管相对应;
其中,所述内管位于所述外管内,所述灌药管位于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且所述灌药管的外壁连于所述内管的外壁上和外管的内壁上。
上述的胃肠外科用导流管中,所述灌药管的外径小于所述内管的内径。
上述的胃肠外科用导流管中,所述灌药管的数量为四根且呈90度分布。
上述的胃肠外科用导流管中,所述灌药管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呈块状的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所述连接部一与所述内管的外壁为一体,所述连接部二固连在所述外管的内壁上。
上述的胃肠外科用导流管中,所述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呈180度对称设置。
上述的胃肠外科用导流管中,所述内管下端端部固连有呈半球形罩状的且由柔性材料制成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的吸孔一。
上述的胃肠外科用导流管中,所述保护罩的内壁上粘帖有形状匹配的不锈钢金属罩,所述不锈钢金属罩上开设有与所述吸孔一位置和数量匹配的吸孔二。
上述的胃肠外科用导流管中,所述外管、内管、灌药管和保护罩均由硅橡胶制成。
上述的胃肠外科用导流管中,所述外管、内管和灌药管的上端端部齐平,所述外管的下端端部凸出所述灌药管的下端端部,所述内管的下端端部凸出所述外管的下端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恒宝,未经杨恒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84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幕墙清洗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保温外盖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