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弹性支架的集油围堰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1740.0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4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于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向前 |
主分类号: | E21B41/00 | 分类号: | E21B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712 黑龙江省大庆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弹性 支架 围堰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置弹性支架的集油围堰,用于采油井场收集洒落的原油及含油污水。包括环形密闭的气囊、气嘴和气囊粘接在一起的围堰底,其特征是:在气囊(4)的内侧聚氨酯布(4a)上,由固定带(6)粘接固定有弹性塑胶条(5),弹性塑胶条(5)在气囊内侧等距离均布,两两一组相邻对立固定在气囊(4)内侧;气囊(4)首尾连接,并粘接在围堰底(7)上形成带底的池形围堰。其优点是:重量轻、不怕弯折、车辆碾压,具有快速恢复原有形状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弹性支架的集油围堰。
背景技术
集油围堰是最近几年,被采油、钻井单位采用的一种集环保和资源回收一体的收集、暂存设施,用于采油井场收集洒落的原油及含油污水。在现有的集油围堰中,有一种是将钢板条做出圆形钢圈固定在气囊内侧,起到支撑和定型作用。这一技术的不足体现在,采油、钻井现场施工车辆较多,车辆碾压的围堰气囊的情况经常发生,钢圈自复原能力较差,要么不能恢复用来形状,要么因变形的钢圈戳破气囊,造成集油围堰气囊泄气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置弹性支架的集油围堰。
以上任务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内置弹性支架的集油围堰,包括环形密闭的气囊、气嘴、和气囊粘接在一起的围堰底,其特征是:在气囊4的内侧聚氨酯布4a上,由固定带6粘接固定有弹性塑胶条5,弹性塑胶条5在气囊内侧等距离均布,两两一组相邻对立固定在气囊4内侧;气囊4首尾相连,并粘接在围堰底7上形成带底的池形围堰。
其特征是:在弹性塑胶条5支撑和围堰底7牵引共同作用下,气囊4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其特征是:弹性塑胶条5是一种塑胶材料的柱状长条体。
内置弹性支架的集油围堰,其优点是:重量轻、不怕弯折、车辆碾压,具有快速恢复原有形状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也是其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图1A-A面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是气囊4沿中间线剖开、展平露出被固定带6固定在聚氨酯布4a上的弹性塑胶条5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边,2.气囊接缝,3.气嘴,4.气囊,4a聚氨酯布,5.弹性塑胶条,6.固定带,7.围堰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中,在气囊4的内侧聚氨酯布4a上,由固定带6粘接固定有弹性塑胶条5,弹性塑胶条5在气囊内侧等距离均布,两两一组相邻对立固定在气囊4内侧,固定带6也是聚氨酯布4a同样材质裁剪的;气囊4首尾相连,并粘接在围堰底7上形成带底的池形围堰,气囊4最少由两层聚氨酯布4a粘在一起形成,这样更耐用,每段气囊4最少有一个充气用的气嘴3,用来充气和放气。这种集油围堰所有主要部件都是由柔性材料制成,不用时,清理干净,卷折收起即可。
在弹性塑胶条5支撑和围堰底7牵引共同作用下,气囊4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如图2所示。弹性塑胶条5是一种塑胶材料的柱状长条体,采用挤压成型,然后根据需要的长度剪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向前,未经于向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1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梯轿厢导向的减震式导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