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表面带刷毛的清洗球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1243.0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4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倪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勤达富流体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G1/12 | 分类号: | F28G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董蕾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刷毛 清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表面带刷毛的清洗球,包括球体以及设置在球体上的若干束刷毛束,球体的表面均匀设有若干个用于供刷毛束植入的植毛孔,所述刷毛束由多根刷毛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表面带刷毛的清洗球通过刷毛来擦洗换热管上的污垢,刷毛的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水流的压差推动清洗球沿着高效换热管内螺纹做螺旋运动,由于刷毛束足够柔软,在清洗换热管时可大幅度变形,所以可清洗到高效换热管内螺纹间的缝隙,实现对高效换热管360°无死角清洗;并且该清洗球具有通用性,能适用于不同管壳式冷凝器生产厂商选用的高效换热管;当采用变频控制机组运行,清洗球在极低流速下,仍可对换热管实现有效清洗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表面带刷毛的清洗球,适用于管壳式冷凝器内换热管,可有效清除换热管壁的污垢,始终保持换热管的高效换热性能。
背景技术
20世纪70年代前使用的换热管大都是普通的光管,管子的内外表面均为光滑,而后随着强化传热技术的发展,一些工业用的热交换器,特别是空调制冷用的换热器,出现了管内呈内螺纹的换热管,极大地增强了换热效果。目前市场上使用高效换热管的管壳式换热器被大量广泛的应用在电力、石油化工、空调制冷等领域,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因补充水的水质、与空气接触进行热交换、蒸发浓缩等原因,造成水质不稳定,产生和积累大量水垢、污垢、微生物,在冷凝器的换热管表面形成污垢,产生污垢热阻,使冷凝器的传热效率降低。胶球清洗技术在换热器领域普遍应用,但是目前使用的橡胶球存在以下问题:1、直径和比重难以准确控制,在使用过程中直径变化较大,也易于磨损,并且易过硫化、老化和脆化,橡胶球受水质影响较大,使用寿命低,导致更换频繁,从而影响胶球清洗系统正常运行;2、由于高效换热管的内部螺纹结构限制,使得橡胶球很难将螺纹之间的缝隙部分清洗干净,造成换热管清洗不均,冷凝器的换热效率低,清洗效果差;3、不同管壳式冷凝器生产厂商选用的高效换热管内部尺寸有很大差异,同一规格橡胶球无法通用,必须针对管壳式冷凝器生产厂商选用的换热管订制相应的球;4、同时由于节能要求,越来越多冷水机组厂商会倾向于采用变频控制机组运行,换热管内的流速变化范围0.6m/s~3.6m/s,橡胶球在低流速下无法通过换热管,有可能会停留在换热管内,无法正常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表面带刷毛的清洗球,在滚动过程中利用刷毛束有效清除换热管壁的污垢,保持换热管的高效换热性能,延迟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表面带刷毛的清洗球,包括球体以及设置在球体上的若干束刷毛束,球体的表面均匀设有若干个用于供刷毛束植入的植毛孔,所述刷毛束由多根刷毛组成。
优选地,所述植毛孔采用交错状排列或棋盘格状排列的方式均匀设置在球体表面。
优选地,所述植毛孔的直径为1.0~3.0mm;相邻植毛孔的间距为0.8~3mm。
优选地,所述球体上设置的植毛孔数量为20~150个。
优选地,所述刷毛采用细丝制成,细丝直径为0.05~0.35mm。
优选地,所述细丝选用尼龙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刷毛束的毛束强度分为软、中、硬三类。
优选地,所述球体的直径为直径是6~26mm,密度是1.05~1.2g/cm³。
优选地,所述球体的材质为ABS塑料或尼龙。
优选地,表面带刷毛的清洗球直径9~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勤达富流体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勤达富流体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12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水利工程用管道
- 下一篇:一种微波炉烧烤用加热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