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型吸水复合非织造布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9098.2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7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春;郑文瑞;高洪来;郑爱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宏欣非织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7/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徐展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水 复合 织造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薄型吸水复合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包括非织造布基层、吸水层和连接层,所述非织造布基层外部设有吸水层,所述连接层位于非织造布基层和吸水层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薄型吸水复合非织造布,结构合理,在保证其吸水性能的情况下,降低了非织造布基层、吸水层和连接层的厚度,连接层通过热熔双面粘合衬粘结,粘结效果好,透气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织造布设计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薄型吸水复合非织造布。
【背景技术】
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现有技术中,非织造布为了达到吸水的目的,其厚度相对会较大,有时会影响实际的使用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薄型吸水复合非织造布,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非织造布为了达到吸水的目的,其厚度相对会较大,有时会影响实际的使用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薄型吸水复合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包括非织造布基层、吸水层和连接层,所述非织造布基层外部设有吸水层,所述连接层位于非织造布基层和吸水层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非织造布基层的厚度为0.13~0.15mm,所述吸水层的厚度为0.15~0.19mm,所述连接层的厚度为0.08~0.10mm。
作为优选,所述非织造布基层的厚度为0.13mm,所述吸水层的厚度为0.15mm,所述连接层的厚度为0.08mm。
作为优选,所述非织造布基层的厚度为0.14mm,所述吸水层的厚度为0.17mm,所述连接层的厚度为0.09mm。
作为优选,所述非织造布基层的厚度为0.14mm,所述吸水层的厚度为0.19mm,所述连接层的厚度为0.10mm。
作为优选,所述非织造布基层的上下两面结构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薄型吸水复合非织造布,结构合理,在保证其吸水性能的情况下,降低了非织造布基层、吸水层和连接层的厚度,连接层通过热熔双面粘合衬粘结,粘结效果好,透气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薄型吸水复合非织造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非织造布基层、2-吸水层、3-连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薄型吸水复合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包括非织造布基层1、吸水层2和连接层3,所述非织造布基层1外部设有吸水层2,所述连接层3位于非织造布基层1和吸水层2之间。所述非织造布基层1的厚度为0.13~0.15mm,所述吸水层2的厚度为0.15~0.19mm,所述连接层3的厚度为0.08~0.10mm。所述非织造布基层1的上下两面结构一致。
实施例一:
所述非织造布基层1的厚度为0.13mm,所述吸水层2的厚度为0.15mm,所述连接层3的厚度为0.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宏欣非织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宏欣非织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90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吹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缝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