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氨逃逸监测系统中的吹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4475.3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2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姜乃斌;于民;于媛美;李文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5/02 | 分类号: | B08B5/02;B08B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顺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8 | 代理人: | 邱志贤 |
地址: | 710089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逃逸 监测 系统 中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线监测仪表的吹扫方法,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氨逃逸监测系统中的吹扫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第一通风管路、第二通风管路、第一仪表净化风、第二仪表净化风、仪表本体、控制单元和仪表法兰,所述的第一仪表净化风在吹扫盘内被分流成第一通风管路和第二通风管路,第一通风管路上串接有第一减压阀和第一流量计,经第一减压阀和第一流量计后到仪表本体;第二通风管路上串接有第二减压阀和第二流量计,经第二减压阀和第二流量计到仪表法兰;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通过接口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它通过此吹扫流程,可大大减少仪表设备的维护量,为仪表设备的测量精度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线监测仪表的吹扫方法,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氨逃逸检测系统中的吹扫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在全国大范围的蔓延,环境保护日趋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众多行业开始了脱硫脱硝的环保措施。其中氨逃逸作为脱硝后脱硫前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其值越大,说明脱硝过程喷氨量过多。这不仅对大气造成污染,还会与烟气中SO2反应生成具有强腐蚀性硫酸氢铵和硫酸铵,影响后续脱硫的效果。
现有的激光式氨逃逸监测仪表经常因为烟气中粉尘颗粒物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大量的粉尘在发射极与接收极堆积,导致激光透过率小,从而影响影响氨浓度的计算并增加了检维修的频率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性强,操作简单,实用性高,可靠性好的吹扫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氨逃逸监测系统中的吹扫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第一通风管路、第二通风管路、第一仪表净化风、第二仪表净化风、仪表本体、控制单元和仪表法兰,所述的第一仪表净化风在吹扫盘内被分流成第一通风管路和第二通风管路,第一通风管路上串接有第一减压阀和第一流量计,经第一减压阀和第一流量计后到仪表本体;第二通风管路上串接有第二减压阀和第二流量计,经第二减压阀和第二流量计到仪表法兰;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通过接口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的第二仪表净化风通过管路分两路,两路分别经过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到仪表本体。
所述的仪表本体通过两端仪表法兰连接仪表发射单元和仪表接收单元。
所述的第一通风管路在0.2MPa,通风流量一般在2L/min,流通的管路选择φ6mm的不锈钢管。
所述的第二通风管路压力和流量较第一通风管路,压力0.4MPa,流量一般在100L/min。
所述的控制单元或为PLC或DCS单元.
所述的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管路一般选用φ12的不锈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三个不同的吹扫管路对不同的部位进行吹扫。因为考虑到仪表内部的元器件较精密,所以第一管路的压力较小,一般为0.2MPa左右即可,相应的流量也较小,一般在2L/min,流通的管路选择φ6mm的不锈钢管即可。第二管路是对两端的连接法兰进行吹扫,此时压力和流量较第一管路比都要增大,压力一般在0.4MPa左右,流量一般在100L/min,保证对法兰连接处粉尘颗粒物的吹扫力度。自动定时吹扫可通过PLC或DCS单元控制开关阀1和开关阀2是实现对对穿管大流量吹扫,管路一般选用φ12mm的不锈钢管即可。吹扫时间及吹扫间隔可根据现场的粉尘颗粒物含量决定,如果现场工况的粉尘颗粒物含量非常少,考虑经济因素,也可以手动进行吹扫。通过此吹扫流程,可大大减少仪表设备的维护量,为仪表设备的测量精度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也可以用于含有粉尘颗粒物的其它采用原位激光原理的设备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原理说明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华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44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