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式特优名茶分散及除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3620.6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6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杰;张雷;武传宇;叶阳;陈建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7B1/08 | 分类号: | B07B1/08;B07B1/42;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之怀;王洪新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特优 名茶 分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机械。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茶叶炒制时将茶叶团进行分散的机器;该机器应具有分散效果好、不会对茶叶造成损伤,同时还能对茶叶碎末进行筛除以提高茶叶的等级和品质。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式特优名茶分散及除碎机,包括安装在茶叶传送带上边以及茶叶炒干机输出口下边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与茶叶炒干机输出口位置对应的分散与过筛机构、用于将过筛后的茶叶碎末归纳收集的清扫机构以及驱动分散与过筛机构和清扫机构的动力机构;所述分散与过筛机构包括水平固定在竖直布置的第二传动轴的顶端且可绕第二传动轴轴线转动的旋转筛盘以及固定在旋转筛盘的中央且尖端朝上的锥形分散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机械,具体是茶叶炒制过程中,用于将茶叶团进行分散并将炒干过程中产生的茶叶碎末进行过筛的机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产茶大国。茶叶中含有多种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且茶作为一种饮品,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颇受人们的喜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愈来愈大,也进一步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
如今的茶叶加工,基本已经实现机械化了。但在用滚筒式茶叶炒干机炒茶时,从滚筒中输出的茶叶落在传送带上都是一团团的;导致茶叶再次进入到滚筒中炒制时,这些茶叶团内外温度相差很大,会严重影响到最终茶叶成品的质量。同时,在炒茶过程中会有碎末形成,如今的炒茶过程中一般也不会处理;但若能及时处理掉,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叶的品质以及减少能源的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茶叶炒制时将茶叶团进行分散的机器;该机器应具有分散效果好、不会对茶叶造成损伤,同时还能对茶叶碎末进行筛除以提高茶叶的等级和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心式特优名茶分散及除碎机,包括安装在茶叶传送带上边以及茶叶炒干机输出口下边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与茶叶炒干机输出口位置对应的分散与过筛机构、用于将过筛后的茶叶碎末归纳收集的清扫机构以及驱动分散与过筛机构和清扫机构的动力机构;
所述分散与过筛机构包括水平固定在竖直布置的第二传动轴的顶端且可绕第二传动轴轴线转动的旋转筛盘以及固定在旋转筛盘的中央且尖端朝上的锥形分散器;
所述清扫机构包括对应安装在旋转筛盘下方的碎末收集圆盘以及可在碎末收集圆盘内转动以归纳收集茶叶碎末的第一扫帚。
所述第二传动轴的顶端通过连接盘固定着锥形支撑架;所述旋转筛盘通过锥形支撑架固定在第二传动轴的顶端,旋转筛盘上开设有多个贯通筛盘盘面以用于筛除茶叶碎末的小孔。
所述碎末收集圆盘的底端开设有用于输出茶叶碎末的出口。
所述碎末收集圆盘的下边还设置有顶部敞口且对应设置在所述出口下方的碎末收集室。
所述碎末收集室还通过一导轨组件可水平移动地定位在机架上,以对所收集的茶叶碎末进行转移。
所述清扫机构还包括可在碎末收集圆盘外侧转动的第二扫帚,以扫除掉落在机架上的茶叶。
所述第一扫帚与第二扫帚由锥形支撑架驱动。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以及将电机动力传递给旋转筛盘以及锥形支撑架的传动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依序传递电机动力的带轮组件以及锥齿轮组;所述锥齿轮组的输出轴即为所述的第二传动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浙江理工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36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铸件毛边修边夹具
- 下一篇:一种可直立取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