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闪蒸高效传质脱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2093.7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9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孙乐;张利军;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14 | 分类号: | C11B3/1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3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蒸 高效 传质 脱臭 | ||
一种闪蒸高效传质脱臭器,包括第一筒体,其底部通过第一锥体安装第二筒体,第二筒体内有闪蒸填料,其上方和下方分别安装有闪蒸填料压板和闪蒸填料支撑板,第二筒体内横向安装有进油口,进油口的侧壁设置有多根喷管,喷管下方设置有双层分布槽,其下方安装有填料压板,位于第二筒体内下部位置安装有填料支撑块,填料压板和填料支撑块之间为填料,填料支撑块下部的第二筒体内横向安装有第一蒸汽喷管,第一蒸汽喷管伸出第二筒体的筒壁并在其头部设置第一蒸汽进口;第二筒体的底部安装有与其连通的第二锥体,第二锥体下部延伸有第三筒体,其底部安装有底封头,整个设备通过裙座支撑,第三筒体内部从上往下依次平行安装有多层板塔层。工作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闪蒸高效传质脱臭器。
背景技术
食用油精炼常用的脱臭装置主要有填料塔和板塔。填料塔脱酸效果好,但脱臭和热脱色效果差。板塔脱臭和热脱色效果好,但脱酸效果一般,且较长的脱臭时间和强烈的汽提会增加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减少油中的营养物质。
目前,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为组合式脱臭塔,其结合了填料塔和板塔的优点,但组合式脱臭塔适用范围有限。板塔段汽提剧烈且蒸汽消耗较大,增加油中的反式脂肪酸,高酸价的飞溅油可能从真空管直接至底层板塔,影响成品油质量;板塔段各层液位不可调等问题仍未真正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闪蒸高效传质脱臭器,从而以组合式脱臭塔为基础,顶部增加闪蒸填料段,对进料装置、填料段及板塔段进行优化,得到的成品油质量好,直接汽提蒸汽消耗大大降低,板塔段各层的液位可以调节,适用于玉米油、葵花油、花生油等多种油品的脱臭。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闪蒸高效传质脱臭器,包括圆柱体结构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顶部为真空抽出口,所述第一筒体的底部通过第一锥体安装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内上部位置安装有闪蒸填料,所述闪蒸填料上方和下方分别安装有闪蒸填料压板和闪蒸填料支撑板,第二筒体内横向安装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的侧壁设置有多根喷管,所述喷管下方设置有双层分布槽,位于双层分布槽的下方安装有填料压板,位于第二筒体内下部位置安装有填料支撑块,所述填料压板和填料支撑块之间为填料,所述填料支撑块下部的第二筒体内横向安装有第一蒸汽喷管,第一蒸汽喷管伸出第二筒体的筒壁并在其头部设置第一蒸汽进口;第二筒体的底部安装有与其连通的第二锥体,所述第二锥体的内部通过固定条安装有多条集液槽,集液槽的周围有一圈收集环,收集环底部为底环;所述第二锥体下部延伸有第三筒体,底环处内安装有第一落油管,第一落油管底部伸入至第三筒体内,第三筒体的底部安装有底封头,整个设备通过裙座支撑,底封头中部安装有放空口、出油口和飞溅油出口,所述第三筒体内部从上往下依次平行安装有多层板塔层;单层板塔层的结构为:包括安装在第三筒体内的塔板,塔板上端垂直安装有真空管,真空管的顶部设置有扩径;位于塔板上端还平行间隔交错焊接有多块折流板,折流板与塔板垂直,相邻两块折流板之间的间隙处横向安装有第二蒸汽喷管,每根第二蒸汽喷管均伸出第三筒体的筒壁,并通过同一管路与第二蒸汽进口连通;相邻两块折流板之间的间隙处还安装有猛犸泵,多个猛犸泵通过同一管路与第三蒸汽进口连通;塔板的底部安装有快速排放阀,塔板底部通过连通管安装有放空阀,位于第三筒体一侧壁还安装有雷达液位计接管;还包括溢流管,溢流管的顶部安装可旋套管,溢流管的底部连接第二落油管,第二落油管延伸入至下一层板塔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真空管的高度高于折流板的高度。
所述第二筒体的外筒壁上安装有人孔,所述人孔内设置有带灯视镜。
每一层板塔层的第三筒体的外筒壁上安装有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20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