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锈钢管用料口磨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9414.8 | 申请日: | 201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2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蔡水根;钱航宇;薛建军;钱方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南方不锈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27/033;B24B41/06;B24B47/22;B24B4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管 用料 磨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机械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管用料口磨削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驱动部、承载部、磨削部,驱动部设置在承载部的一端,磨削部设置在承载部远离驱动部的一端;承载部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弧形通槽、拆卸连接在工作台上的夹紧板,夹紧板呈弧口朝下的圆弧状,且与弧形通槽同轴设置;驱动部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一端的驱动电机、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支撑组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弧形通槽同轴设置;磨削部包括设置在工作台远离驱动电机一端的支撑台、滑移连接在支撑台上的打磨台、设置在打磨台上的打磨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现自动化打磨,提高打磨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管用料口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一般需要对管坯进行高温加热处理,接着进行下一步的工艺流程。当管坯被加工成钢管后,将钢管放置在待冷却区使得钢管慢慢冷却。但是,钢管在慢慢的冷却过程中,其表面被暴露在空气中,并被空气氧化,使得钢管的表面会形成一层氧化物。当需要对钢管进行焊接时,其表面上的氧化物会使得焊接效果变差,造成钢管结构上的不牢固。因此,在对钢管进行焊接之前,一般需要对钢管管口表面上的氧化物进行清除。
目前,公告号为CN20193133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管口打磨专用工具,包括锥形磨料体及锥形磨料体两端的固定轴,两端的两个固定轴设在锥形体的轴心上。
这种钢管口打磨专用工具在工作时,将其直径小的一端向上,固定轴卡在手电钻上,直径大的一端套在钢管外口上,对钢管外壁进行打磨;再将钢管口打磨专用工具直径大的一端向上,固定轴卡在手电钻上,直径小的一端放置钢管管口内,对钢管内壁进行打磨。但是,这种人工打磨方式,每根钢管在打磨的时候需要耗费人力时间,打磨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管用料口磨削装置,具有实现自动化打磨,提高打磨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不锈钢管用料口磨削装置,包括驱动部、承载部、磨削部,驱动部设置在承载部的一端,磨削部设置在承载部远离驱动部的一端;
承载部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弧形通槽、拆卸连接在工作台上的夹紧板,夹紧板呈弧口朝下的圆弧状,且与弧形通槽同轴设置;
驱动部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一端的驱动电机、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支撑组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弧形通槽同轴设置;
磨削部包括设置在工作台远离驱动电机一端的支撑台、滑移连接在支撑台上的打磨台、设置在打磨台上的打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件放置在弧形通槽内,夹紧板贴合于管件外侧,弧形通槽和夹紧板对管件起到限位的效果,支撑组件插入到管件内,并紧紧抵住管件的内侧壁,驱动电机带动支撑组件转动,进而带动管件在弧形通槽和夹紧板之间转动,打磨组件完成管件的管口进行打磨。实现自动化打磨管件,提高对管件的打磨效率。
进一步的,弧形通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夹紧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的轴线方向均与弧形通槽的轴线方向平行,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的表面形成的圆周轨迹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分别贴紧于管件的外壁上,并随着管件的转动而转动,从而降低管件在转动时与弧形通槽以及夹紧板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支撑组件包括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的驱动螺纹杆、连接在驱动螺纹杆远离驱动电机一端的限位块、滑移在驱动螺纹杆上的移动块、螺纹连接在驱动螺纹杆上的蝶形螺母、多个均匀等分在限位块与移动块之间的支撑架,蝶形螺母设置在移动块远离限位块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南方不锈钢管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南方不锈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94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气稳压腔、相继增压系统及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钢管表面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