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免疫荧光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8125.6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3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侯金龙;肖育劲;张福星;胡鹍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2 | 分类号: | G01N35/02;G01N35/10;G01N33/53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袁燕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免疫 荧光 检测 设备 | ||
一种全自动免疫荧光检测设备,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领域,为提供一种可连续加样的全自动的荧光检测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免疫荧光检测设备,所述的检测设备包括有用于连续传输样本的样本连续装卸系统,位于所述的样本连续装卸系统上方的采样装置,以及用于对样品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所述的样本连续装卸系统包括有环设于所述的检测装置外侧的第一轨道、架设于所述第一轨道上的样本架和第二动力导轨,所述的第二动力导轨和所述的样本架通过连杆相连,所述的样本架内放置有一个以上的用于装样的样本瓶;其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实现不间断的进样,自动加样、稀释、检验、照片和分析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免疫荧光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从临床和诊断的角度来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影响呈指数级增长,而自身抗体检测不但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重要指标,而且在病情判断、监测和预后等方面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自身抗体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逐步阐明。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都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临床实验室根据自身抗体的特点,抗原抗体的结合特性,特别是临床应用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是自身抗体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标准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也是探索未知自身抗体的经典方法,大部分自身抗体首先是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发现的。
现阶段间接荧光发检测大多数实验室仍处于手工操作,人眼判读阶段。实验室工作者每天承受着较高强度的手工操作,同时,结果的准确性,不经依赖操作的规范,还严重依赖阅片人的综合知识及专业技能,另外,如何实现不间断的连续加样也是本领域的一个难题。因而,随着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免疫荧光检测设备,所述的检测设备包括有用于连续传输样本的样本连续装卸系统,位于所述的样本连续装卸系统上方的用于对样本进行采样、稀释和加样的采样装置,以及用于对样品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所述的样本连续装卸系统包括有环设于所述的检测装置外侧的第一轨道、架设于所述第一轨道上的样本架和设于样本架底部的带动所述的样本架沿所述的第一轨道运行并给予样本架支撑的第二动力导轨,所述的第二动力导轨和所述的样本架通过连杆相连,所述的样本架内放置有一个以上的用于装样的样本瓶;所述的第一轨道分为依次相连的样本载入段轨道、样本采集段轨道和样本回收段轨道,所述的样本采集段轨道分别垂直于样本载入段轨道和样本回收段轨道,其中所述的样本载入段轨道和样本回收段轨道的轨道内宽度稍大于所述的样本架长度,所述的样本采集段轨道的轨道内宽度则稍大于所述的样本架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轨道为双轨,所述的样本架四角分别设有和所述的四个和所双轨配合使用的第一卡接脚、第二卡接脚、第三卡接脚和第四卡接脚。
进一步的,所述的全自动免疫荧光检测设备还包括有用于对所述的样本瓶进行条码扫描以读取条码信息的扫描装置,所述的扫描装置设于样本载入段轨道和样本采集段轨道交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的采样装置包括有采样针和带动所述的采样针在指定范围内运行的机械臂;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有用于稀释样品的稀释杯、用于对稀释杯内的样品进行混匀操作的吸吐装置和对稀释样品进行荧光照片采集的采集系统,一般的,采集系统包括有用于承载样本的载玻片和用于荧光照片采集的显微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装有样品的样品瓶放入样品架内,样品架在第二动力导轨的带动下通过样本载入段轨道前行,样本载入段轨道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样品架以实现连续载样,样品架进入样本载入段轨道和样本采集段轨道交接处时对样本进行扫描采集信息,信息采集完毕后进入样本采集段轨道,机械臂运行,采样针在机械臂的带动下进行吸样,将吸取的样品放入稀释杯,吸吐装置采用一吸一吐的方式加速样品的混匀,混匀后的样本加到载玻片的反应孔中,进行孵育等操作,操作完成后进行荧光检测;而被吸取样本的样本架则继续沿着样本采集段轨道前行,然后进入样本回收段轨道进行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8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钢锻后水雾冷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汽车零配件生产用双层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