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血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6243.3 | 申请日: | 201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2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燕;栾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晓燕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A61B5/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采血针,包括首针和尾针,其特征在于:首针连通第一导血管,第一导血管连通阻断器,阻断器连通第二导血管,第二导血管连通尾针,阻断器包括阀体、推动帽和防尘帽,阀体与第一导血管连通,移动座与第一血液腔底部之间设有回位弹簧,活塞体能够在第二血液腔内上下移动,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活塞体端部置于第二血液腔上部,且过渡孔不与导血液槽相连通,当活塞体受力使活塞体端部移动到第二血液腔下部,且过渡孔与导血液槽相连通,推动帽中部设有中空推动杆,中空推动杆贯穿推动帽且与第二导血管连通,中空推动杆置于第二血液腔,且能够推动活塞体,中空推动杆与沉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优点有:结构简单,便于多次采血,对人体伤害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血针。
背景技术
静脉采血针是一种在医疗检验过程中用于采集血样的采血针。其顶端的采血针用于穿刺血管,尾端透明软管与尾针相连,尾针外由橡胶软管包裹,外套针帽,用于刺入真空采血试管,利用试管内的负压将血液吸入管内;现在的静脉采血针,采完一次血,就需丢弃,间隔采血时,其每次采血均需重新对病人血管进行扎针,稍有处理不当,就会出淤青,遇到年幼或不配合的患者,在采血过程中由于躲闪出现误伤情况,同时感染针头;另外,特别是年幼者多次的扎针更容易出现淤青,从而会造成身体的损伤。因此,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就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多次采血、对人体伤害小的采血针。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血针,包括首针和尾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首针连通第一导血管,所述第一导血管连通阻断器,所述阻断器连通第二导血管,所述第二导血管连通尾针,所述阻断器包括阀体、推动帽和防尘帽,所述推动帽和所述防尘帽均能螺纹连接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防尘帽顶部通过弹性件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阀体与第一导血管连通,所述阀体内部设有第一血液腔和第二血液腔,所述第一血液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血液腔的直径,所述第一血液腔和所述第二血液腔均与所述阀体同轴,所述第一血液腔内设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与所述第一血液腔底部之间设有回位弹簧,所述移动座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血液腔的侧壁接触面之间的所述移动座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血液腔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凸起置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移动座上围绕轴线均匀分布设有通孔,所述移动座顶端中心处连接活塞体,所述活塞体能够在所述第二血液腔内上下移动,所述活塞体端部设有沉孔,所述活塞体侧壁靠近端部位置设有过渡孔,所述过渡孔连通所述沉孔,所述过渡孔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血液腔下部的侧壁上均匀分布设有导血液槽,所述导血液槽与所述第一血液腔连通,在所述回位弹簧的作用下所述活塞体端部置于所述第二血液腔上部,且所述过渡孔不与所述导血液槽相连通,当所述活塞体受力使所述活塞体端部移动到所述第二血液腔下部,且所述过渡孔与所述导血液槽相连通,所述推动帽中部设有中空推动杆,所述中空推动杆贯穿所述推动帽且与所述第二导血管连通,所述中空推动杆置于所述第二血液腔,且能够推动所述活塞体,所述中空推动杆与所述沉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首针为留置针。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座、所述凸起和所述活塞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推动杆与所述推动帽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针对间隔采血的病人,能够留针,方便下次采血,避免了多次对病人血管扎针;减少了扎针的次数,能够避免因多次扎针而出现淤青的情况发生,从而对人体的伤害小;再次采血只需更换与真空采血试管连接的针头部分即可,节省了耗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采血针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采血针的阻断器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其中示出了防尘帽连接在阀体上,阀体呈关闭状;
图3为本发明一种采血针的阻断器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其中示出了推动帽连接在阀体上,阀体呈开启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晓燕,未经郭晓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62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马铃薯幼苗间距的栽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机后壳拆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