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5340.2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1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利民;徐文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亚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楼板 厚度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器,包括:数个支撑脚、承载座以及钢筋固定筒,钢筋固定筒设置于承载座上,数个支撑脚设置于承载座的底部,钢筋固定筒呈圆柱体筒状,钢筋固定筒的周面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高度钢筋槽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高度钢筋槽,第一高度钢筋槽的深度小于第二高度钢筋槽的深度,数个支撑脚围绕钢筋固定筒的轴线均匀分布,数个支撑脚的底面在同一平面内,可以在第一高度钢筋槽和第二高度钢筋槽设置钢筋,两钢筋之间呈十字形交叉,将支撑脚固定在底部平面上,从而实现对面层钢筋的固定,无需用铁丝进行绑扎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能够保证上钢筋和下钢筋整体结构的受力稳定,使马凳筋有更大的承载力,保证马凳筋不走形,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器。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楼板一般指预制场加工生产的一种混凝土预制件,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种类。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调整混凝土楼板的厚度,一般采用马凳筋控制楼板上、下层钢筋之间的间距。马凳筋是一种施工术语,马凳筋的形状像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传统的马凳筋为n型,放置于上、下层楼板钢筋之间,用于设置在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使用时需用铁丝将面层钢筋与马凳筋进行绑扎固定。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人员踩踏以及浇捣混凝土时的振动,传统的马凳筋很容易造成板面钢筋弯曲变形,马凳筋在固定时上钢筋和下钢筋容易发生错位,失去支撑上层板筋、控制上下层板筋间距的作用,导致上钢筋和下钢筋整体结构不稳定,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器,以解决传统的马凳筋容易造成板面钢筋弯曲变形以及上钢筋和下钢筋错位,导致上钢筋和下钢筋整体结构不稳定,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器,包括:数个支撑脚、承载座以及钢筋固定筒,所述钢筋固定筒设置于所述承载座上,所述数个支撑脚设置于所述承载座的底部;
所述钢筋固定筒呈圆柱体筒状,所述钢筋固定筒的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高度钢筋槽和两个第二高度钢筋槽,所述第一高度钢筋槽、所述第二高度钢筋槽均从所述钢筋固定筒的顶部向下凹陷,并且贯穿所述钢筋固定筒的内外表面;所述两个第一高度钢筋槽相对设置,所述两个第二高度钢筋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高度钢筋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高度钢筋槽的深度;所述数个支撑脚围绕所述钢筋固定筒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数个支撑脚的底面在同一平面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高度钢筋槽和所述第二高度钢筋槽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第一高度钢筋槽和所述第二高度钢筋槽的底部呈弧面状,所述两个第一高度钢筋槽之间的连线与所述两个第二高度钢筋槽之间的连线呈十字形交叉且交点位于所述钢筋固定筒的轴线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高度钢筋槽和所述第二高度钢筋槽之间的钢筋固定筒的顶部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向所述钢筋固定筒的内侧延伸。
可选的,所述承载座呈圆盘状,所述承载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钢筋固定筒连接于所述圆形凹槽内部。
可选的,所述承载座的直径大于所述钢筋固定筒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为三个或者四个。
可选的,所述支撑脚包括底板、支撑板以及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垂直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内侧,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加强板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向外侧倾斜,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钢筋固定筒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可选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底板的上下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亚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亚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53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压上料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水域治理用沉水植物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