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建筑工程钢筋马镫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4046.X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8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扬灵;陈顺勇;陈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005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建筑工程 钢筋 马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建筑工程钢筋马镫,包括支承面筋、支承底筋和连接钢筋;其特征在于:支承面筋与支承底筋各自采用一根钢筋经过弯折形成内角为120°的人字形钢筋,支承面筋位于支承底筋上面且支承面筋所在的平面与支承底筋所在的平面平行,支承面筋与支承底筋之间采用复数根连接钢筋焊接固定,中间一根连接钢筋的上端与支承面筋的弯折处焊接、下端与支承底筋的弯折处焊接。连接钢筋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长度焊接成不同高度的马镫,满足不同混凝土板厚施工需求。本实用新型整体构造简单、容易实现可根据需要提前批量制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建筑工程钢筋马镫。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马镫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其主要用于混凝土板的上下钢筋层之间的支撑。在现浇板中,有许多支座上部钢筋(板面负筋)都处于悬浮状态,这些受力钢筋的位置决定了构件的承载能力,而保证上部受力纵筋的位置,全靠马镫来架起并固定。可见,小小的马镫,起着一两顶千斤的无比重要的作用。传统马镫一般为几字型马镫、A字型马镫等。传统的几种马镫普遍的特点是马镫筋与上下层钢筋接触面小,在施工操作过程中踩踏容易使马镫钢筋失稳,无法有效起到支承固定钢筋的作用且马镫筋支腿或支承点与模板表面直接接触后期易造成露筋锈蚀。因此,亟需一种新型建筑工程钢筋马镫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工程钢筋马镫,它可以提前根据图纸板厚设计要求进行预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钢筋马镫,包括支承面筋、支承底筋和连接钢筋;其特征在于:支承面筋与支承底筋各自采用一根钢筋经过弯折形成内角为120°的人字形钢筋,支承面筋位于支承底筋上面且支承面筋所在的平面与支承底筋所在的平面平行,支承面筋与支承底筋之间采用复数根连接钢筋焊接固定,中间一根连接钢筋的上端与支承面筋的弯折处焊接、下端与支承底筋的弯折处焊接。弯折完成的人字形面筋与人字形底筋通过连接钢筋焊接成一个稳固的整体结构。
与传统马镫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本实用新型中马镫放置在底筋上未与模板表面直接接触,有效避免后期存在露筋锈蚀等情况。
1、本实用新型中弯折后的人字形面筋与底筋长度较长与板面钢筋接触面大,整体稳定性好。
2、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钢筋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长度焊接成不同高度的马镫,满足不同混凝土板厚施工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马镫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马镫平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马镫正视图。
附图标记中:支承面筋1、支承底筋2、连接钢筋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安装使用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这种新型建筑工程钢筋马镫如图l、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马镫由1根支承面筋1、1根支承底筋2、5根连接钢筋3焊接而成。
本实施例中支承面筋1与支承底筋2均采用长度为1000mm、直径为8mm的钢筋经过弯折形成内角为120°的人字形钢筋,支承面筋1位于支承底筋2上面且支承面筋1所在的平面与支承底筋2所在的平面平行,支承面筋1与支承底筋2之间采用复数根连接钢筋3焊接固定,复数根在本实用新型中至少三根,图1中有五根,中间一根、左右各两根,中间一根连接钢筋3的上端与支承面筋1的弯折处焊接、下端与支承底筋2的弯折处焊接。
本实施例中连接钢筋3长度均为42mm直径6.5mm的短钢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40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冶炼气体具有过滤功能的废金属浮渣提炼炉
- 下一篇:一种开卷机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