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管道对口施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33551.2 | 申请日: | 2019-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9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侯立伟;辛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尔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B23K10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宋震 | 
| 地址: | 272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管道 对口 施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厂高压管道的对口找正安装施工领域,尤其是高压管道对口施工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半圆环,两所述半圆环抵紧配合组成一卡设在待对口的高压管外侧的圆环,在各半圆环的两端分别对称焊接有一带孔耳板,各相对位置处的带孔耳板之间分别通过连接螺栓实现抵紧配合,在各半圆环的外侧壁上沿其圆周均匀间隔焊接若干个管道抵紧件,两所述半圆环用于卡紧其中一个待对接的高压管,所述管道抵紧件用于将另一待对接的高压管与两半圆环上的待对接的高压管实现抵紧对口。有益效果体现在:管道对口精度高,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充分利用边角余料,制作方便、环保、经济实用;施工效率高,有效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厂高压管道的对口找正安装施工领域,尤其是高压管道对口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高压管道工程量大,压力高、温度高、管壁厚、管径规格复杂、安装位置紧凑、对口难度较大;出现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整套机组正常运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危害大;为此,保证高压管道的安装质量是重中之重,而保证高压管道的对口精度是保证安装质量的必要前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压管道对口施工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半圆环,两所述半圆环抵紧配合组成一卡设在待对口的高压管外侧的圆环,在各半圆环的两端分别对称焊接有一带孔耳板,各相对位置处的带孔耳板之间分别通过连接螺栓实现抵紧配合,在各半圆环的外侧壁上沿其圆周均匀间隔焊接若干个管道抵紧件,两所述半圆环用于卡紧其中一个待对接的高压管,所述管道抵紧件用于将另一待对接的高压管与两半圆环上的待对接的高压管实现抵紧对口。
优选地,所述管道抵紧件包括一焊接在所述半圆环外侧壁上的撑板,在撑板的顶部焊接一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的水平中心轴线穿过所述半圆环的竖直向中心轴线,在所述调节螺母内旋合设有一抵紧螺栓,所述抵紧螺栓的内端用于抵紧待对接的高压管的外侧壁。
优选地,所述半圆环采用钢管的边角余料切割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管道对口精度高,有效提高施工质量;2.充分利用边角余料,制作方便、环保、经济实用;3.施工效率高,有效缩短施工工期,节约人工、机械,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件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件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带有待对口的高压管)。
图中,1、半圆环; 2、带孔耳板;3、连接螺栓; 4、管道抵紧件; 41、撑板;42、调节螺母;43、抵紧螺栓;5、高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中所示,高压管道对口施工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半圆环1,两所述半圆环1抵紧配合组成一卡设在待对口的高压管5外侧的圆环,在各半圆环1的两端分别对称焊接有一带孔耳板2,各相对位置处的带孔耳板2之间分别通过连接螺栓3实现抵紧配合,在各半圆环1的外侧壁上沿其圆周均匀间隔焊接若干个管道抵紧件4,两所述半圆环1用于卡紧其中一个待对接的高压管5,所述管道抵紧件4用于将另一待对接的高压管5与两半圆环1上的待对接的高压管5实现抵紧对口。
本装置的制作材料均可利用管道施工材料的边角余料进行加工;螺栓可以使用锅炉钢架柱节点剩余的临时高强螺栓及螺母进行制作,以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迪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35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