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载全自动挂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2486.1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0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白元德;叶国聪;莫可凡;伍尚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挂钩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载全自动挂钩设备,其包括挂钩、连接杆和使挂钩准确对准吊耳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分别与试件的相邻两侧面抵接,所述挂钩铰接安装在所述连接杆,所述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连接杆,所述挂钩设置有使所述挂钩的沟槽始终朝向试件的吊耳的复位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时间和安全可靠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载挂钩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载全自动挂钩设备。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地上会进行基桩静载试验,桩基静载试验是运用在工程上对桩基承载力检测的一项技术,并且该试验是目前最为准确、可靠的检验方法,作为判定某种动载检验方法是否成熟,均以静载试验成果的对比误差大小为依据,而在其压重平台上需要均匀堆砌有许多呈矩形的配重混凝土试件,每块试件的尺寸均相等。
现有的,在每块试件上均会设置有用于吊装的挂耳,司索工把挂钩卡在试件的吊耳上,吊机再把试件吊到指定的位置,再由司索工吧挂钩从试件吊耳上取下。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这种纯人工的方式完成挂钩和脱钩的工作,不仅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和人工,而且当吊机将挂钩放下或松开移开时由于没有任何的保护从而会对司索工进行碰撞等情况造成人身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载全自动挂钩设备,其具有节约时间和安全可靠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静载全自动挂钩设备,包括挂钩,还包括连接杆和使挂钩准确对准吊耳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分别与试件的相邻两侧面抵接,所述挂钩铰接安装在所述连接杆,所述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连接杆,所述挂钩设置有使所述挂钩的沟槽始终朝向试件的吊耳的复位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组件定位试件的相邻两侧的同时挂钩的吊槽卡入试件的吊环,接着用吊绳拉起该设备从而由于重力作用使挂钩转至竖直向下从而达到对试件的吊装,设计有连接杆的目的是为了能将挂钩、定位组件安装在同一结构内从而使定位组件能更好的定位;设置有复位结构的目的是当挂钩将试件吊至指定位置且挂钩离开吊环时挂钩能从而从新复位至吊槽朝向试件的吊耳,方便对下一块试件的吊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一抵接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一抵接杆,所述第一抵接杆与所述第一支杆呈“L”状;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二支杆和第二抵接杆,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二抵接杆,所述第二抵接杆与所述第二支杆呈“L”状,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呈直角设置,所述第一抵接杆与所述第二抵接杆的朝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且均为“L”状的目的是由于试件为矩形状,需要定位其相邻两侧面,每个定位件定位一个侧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均设置有在试件表面滑动的定位轮,当所述定位轮与试件表面抵接时所述挂钩的沟槽朝向试件的吊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定位轮且当定位轮与试件表面接触时有助于使挂钩与吊耳的位置相对应,且有助于在试件上移动连接杆时能更加顺畅,提高工作效率和挂钩与吊耳配合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结构包括配重块和限定所述挂钩转至所述挂钩的沟槽朝向试件的吊耳的限位块,所述配重块固定在所述挂钩且由所述挂钩铰接处向远离所述挂钩的沟槽方向延伸,所述限位块安装在所述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挂钩上为进行吊装时通过配重块使挂钩由于重力作用使挂钩进行转动,当挂钩转至限位块处时受到阻挡使挂钩的沟槽朝向试件的吊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未经佛山市顺德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2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外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
- 下一篇:一种TFT液晶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