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阀联动的油气回收加油枪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1773.0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4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扶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佩特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54 | 分类号: | B67D7/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动 油气 回收 加油 | ||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阀联动的油气回收加油枪,包括带有内腔的枪体、分体式枪管、双阀联动控制系统以及真空盖组件,所述双阀联动控制系统设置在枪体内部,所述分体式枪管与枪体内腔相通,所述双阀联动控制系统包括气阀、气阀弹簧、主阀弹簧、气阀弹簧座、主阀弹簧座、主阀、顶杆、顶杆销、轴套、顶杆弹簧以及推动杆,所述气阀中心孔还设置有气阀杆,本实用新型加油工作和油气回收工作同步开启和停止,能够有效提高油气回收效率,减小油气泄漏,采用分体式枪管,油道与油气回收路为分体式,这种结构可以在提高油枪工作效率的同时避免加油系统与油气回收系统间的相互干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油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阀联动的油气回收加油枪。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功能实现在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二次油气回收过程中。
二次油气回收指的是对汽车加油时从油箱口散发的油气进行回收的一种过程,而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基本原理就是:当汽车在加油时,在真空泵或风机的辅助的下,以同等体积置换方式将油箱内的油气回收至地下储罐中,整个过程尽可能保持密封,从而达到油气回收的效果。
当前,大部分加油站都采用普通自封加油枪,这种自封加油枪具有汽车油箱加满时能自动关闭油路的功能。其结构主要由枪体、主阀、顶杆、开关膜、自封杆、自控杆、副阀芯、油枪嘴等组成。自控杆上端三孔内装有三个刚球,副阀座沿圆周方向设有小孔,通过枪体上的斜孔与开关膜上腔相通:转接套上有一斜孔,通过进气孔、进气嘴与外界相通,该斜孔经枪体上的斜孔与开关膜上腔相通,开关膜下腔通过枪体与自控杆的间隙与外界相通。
供油时,抬起开关把,三个钢球靠枪体上的斜面将自控杆卡住,不使自控杆下移,主阀开启,压力油进入枪体内主、副阀间空腔,并克服副阀弹簧力推开副阀,经油枪嘴排出。油液经过副阀时,由于液流的空吸作用,使开关膜上腔压力降低,但因开关膜上腔通过转接套斜孔、进气管、油枪嘴前端、进气嘴与外界相通,外界空气不断地补充到开关膜上腔,故开关膜上腔仍与下腔压力相等,开关膜处于平衡位置,当油液淹没进气嘴时,开关膜上腔与外界大气隔绝形成负压,而开关膜下腔仍保持一个大气压,因而开关膜—上、下腔间形成压力差,当压力差增大到一定值时,开关膜及与之固定的自封杆克服开关膜上腔的弹簧力向上移动,钢珠被挤落到自控杆内,自控杆在开关把的拉力作用下向下移动,主阀顶杆因开关把支点下移而向下移动,主阀关闭供油停止。
现有的油气回收自封加油枪,其油气回收的功能和加油功能不能同时作用,必须是其中一种工作完成后另一种工作才得以启动,油气回收率较低。或没有在油气回收气路中设置阀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阀联动的油气回收加油枪,包括带有内腔的枪托、分体式枪管、双阀联动控制系统以及真空盖组件,所述双阀联动控制系统设置在枪托内部,所述分体式枪管与枪托内腔相通,所述双发联动控制系统包括气阀1、气阀弹簧7、主阀弹簧8、气阀弹簧座9、主阀弹簧座10、主阀11、顶杆12、顶杆销27、轴套13、顶杆弹簧14以及推动杆15,所述气阀1上端还设置有气阀杆2。
进一步,所述真空盖组件设置在双阀联动控制系统的上方,所述真空盖组件包括滚针39、盖板29、膜片组件30、膜片弹簧32、限流器、压盖34、压盖弹簧33、扎紧弹簧37、橡胶环38以及固定盖35,所述滚针39设置在推动杆15上方,所述膜片组件30设置在滚针39上方,所述膜片弹簧32套在膜片组件30上,所述压盖34设置在膜片组件30的上端,所述固定盖35设置在压盖34的上端,所述压盖弹簧33分别设置在膜片弹簧32的两侧,所述压盖弹簧33上端与压盖34下端连接,所述限流器包括两个,两个所述限流器分别设置在压盖弹簧33的两侧,所述橡胶环38设置在限流器底端,所述扎紧弹簧37套在橡胶环38外部,所述盖板29设置在限流器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佩特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佩特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1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