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扬声器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1353.2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3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任莉;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28 | 分类号: | H04R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原力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9 | 代理人: | 谢芝柏 |
地址: | 新加坡卡文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其包括上壳、与所述上壳配合形成收容空间的下壳、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与后腔,所述上壳包括与所述振膜相对设置的顶壁、贯穿所述顶壁设置的通孔和完全盖设于所述通孔的钢片,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自所述钢片向所述收容空间方向凹陷形成的凹陷部和盖板,所述盖板配合所述凹陷部形成谐振腔,所述谐振腔和所述前腔连通。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声学性能更佳。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声学性能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使用带有语音功能的移动通讯设备,例如:便携式电话、掌上游戏机及手提电脑等。扬声器箱作为语音的播放装置,其设计好坏直接影响移动通讯设备产品的语音性能。为了满足市场对于薄型化及高音质的需求,对扬声器箱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关技术中,扬声器箱包括上壳、下壳及发声单体,发声单体包括振膜,振膜与上壳间隔形成前声腔,导声通道成型与上壳的侧壁,前声腔和导声通道构成前腔,这样的结构会在高频频响产生一个共振峰;随着手机端立体声应用的普及,扬声器不再追求过高的高频频响,而且高频频响(特别是4000Hz至6000Hz)过高会导致声音刺耳、唇齿音尖锐等音质不佳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箱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降低扬声器箱的高频谐振峰值和灵敏度的扬声器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上壳、与所述上壳配合形成收容空间的下壳、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与后腔,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上壳间隔设置形成前声腔,所述上壳形成有连通所述前声腔与外界的导声通道,所述导声通道与所述前声腔共同构成所述前腔,所述上壳包括与所述振膜相对设置的顶壁、贯穿所述顶壁设置的通孔和盖设于所述通孔的钢片,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自所述钢片向所述收容空间方向凹陷形成的凹陷部和盖设于所述凹陷部的盖板,所述盖板配合所述凹陷部形成谐振腔,所述谐振腔和所述前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通孔和所述谐振腔分别与所述前声腔连通,所述凹陷部贯穿开设有连通所述前腔的第一通口,所述凹陷部远离所述发声单体的一侧围成与外界连通的第二通口,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二通口并与所述凹陷部固定。
优选的,所述上壳还包括自所述顶壁靠近所述发声单体的一侧向所述下壳方向延伸形成并环绕所述通孔设置的支撑壁及自所述顶壁靠近所述发声单体的一侧向所述下壳延伸形成的收容壁,所述支撑壁用于固定所述发声单体,所述收容壁位于所述支撑壁远离所述发声单体的一侧且环绕所述谐振腔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壁对应所述第一通口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和所述第一通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谐振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口和所述缺口与所述前声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谐振腔和所述导声通道分别设置于所述发声单体的相对两侧。
优选的,所述顶壁、所述收容壁与所述支撑壁一体成型,所述钢片通过注塑固定于所述顶壁的外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钢片向所述下壳方向的正投影同时落入所述导声通道和所述前声腔内。
优选的,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通过超声密封固定。
优选的,所述盖板为PET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13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