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遮光片及镜头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1243.6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0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G02B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孙凯乐 |
地址: | 新加坡卡文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光 镜头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遮光片,用于镜头模组,包括环状的第一表面、环状的第二表面以及内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设置,内周面连接第一表面的内缘和第二表面的内缘;内周面具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遮光片,通过在连接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内周面上设置凹槽,避免了内周面在使用时间较长后,所产生的毛边暴露在内周面之外,进而防止镜头模组中杂散光的产生,优化镜头模组的成像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模组因采用了上述遮光片而具备了遮光片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遮光片及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成像技术的日渐成熟,诸如照相机、摄像机、望远镜等各类成像产品也普及到千家万户,镜头模组的设计一直是此类产品成像质量的关键所在。
但是,由于目前的镜头模组用的遮光片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导致遮光片长时间使用后,其内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毛边,毛边的存在极易产生杂散光,从而对成像效果带来较大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遮光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光片,以解决由于遮光片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其易产生杂散光,影响光学部件成像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遮光片,包括环状的第一表面、环状的第二表面以及内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设置,所述内周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的内缘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内缘;所述内周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周面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自所述第一连接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端的槽体围合面,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内缘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内缘连接;所述槽体围合面上任意一点在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投影均不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内缘或所述第二表面的内缘重叠。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槽体围合面设置有数个凸起。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槽体围合面沿径向呈轴对称。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槽体围合面围合成梯形凹槽或圆弧形凹槽或V字形凹槽或M字形凹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数个凸起均匀的分布于所述槽体围合面。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数个凸起呈锯齿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筒及收容于所述镜筒内的镜片组,所述镜片组的任意两镜片之间设置有上述遮光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遮光片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连接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内周面上设置凹槽,避免了内周面在使用时间较长后,所产生的毛边暴露在内周面之外,进而防止镜头模组中杂散光的产生,优化镜头模组的成像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模组因采用了上述遮光片而具备了遮光片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遮光片一的镜头模组;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遮光片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遮光片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遮光片四。
指定图2为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12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