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银杏脱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0138.0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9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花;李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杏 脱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银杏脱壳机,包括箱体、破壳装置、吹风机,所述箱体左侧上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后设有破壳装置,所述破壳装置下面设有吹风机,所述箱体底部设有下料口和支撑脚,箱体左侧下部设有废料口,所述进料口与破壳装置相连通。银杏果从定、动碾盘之间的通道通过,定、动碾盘表面的凹槽能有效破坏果实的外壳。在吹风机的风力下使果仁得以与外壳分离,果仁进入出料口而打碎的果壳则进入废料口,达到机械化、工业化使银杏果脱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银杏果仁深加工前剥壳困难等问题。并且具有可自动分离银杏果的果壳和果仁、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脱壳机,尤其是一种银杏果脱壳机。
背景技术
银杏(Ginkgo,G,biloba L)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中国特产。银杏果俗称白果,营养丰富,供食用(多食易中毒)及药用。银杏果属于干果,在国内诸多干果类商品中,银杏果的经济价值名列第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银杏果年产量12000吨以上,居世界第一,其深加工的资源优势明显。银杏果实长径15.5—28.0mm,侧棱宽13.5—19.5mm,最大腰径9.0—15.5mm,壳厚0.45—0.75mm。银杏果去除外皮后呈梭形,表面光滑,但颗粒大小不一,脱壳前需对其进行分级处理,按不同果径进行分批脱壳。然而,当前很多企业仍采用人工方式完成银杏果果仁与果壳的分离,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存在效率低、不卫生等缺陷;另外,由于银杏果外壳坚硬,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的银杏脱壳机应用于生产实际,极大地阻碍了银杏果的产业化生产及深加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新型银杏果脱壳机,该银杏果脱壳机能解决银杏果手工脱壳困难、费时、费力等问题,可极大地方便银杏果的深加工及工业化生产,有效提高银杏果产品的加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银杏脱壳机,包括箱体、破壳装置、吹风机,所述箱体左侧上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后设有破壳装置,所述破壳装置下面设有吹风机,所述箱体底部设有下料口和支撑脚,箱体左侧下部设有废料口,所述进料口与破壳装置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破壳装置包括定碾盘、动碾盘、电机、调节轮,所述定碾盘与动碾盘之间设有间隙形成果实通道,动碾盘与电机相连接,电机及动碾盘和吹风机连接调节轮,通过调节轮可以调节定碾盘与动碾盘之间的间隙距离,可适用不同大小的银杏果进行破壳。
进一步,所述定碾盘主动碾盘表面设有凹槽,定碾盘与动碾盘之间的间隙中通过银杏果,并由定碾盘和动碾盘表面的凹槽破坏银杏果实的外壳。
进一步,所述动碾盘安装高度高于定碾盘17-40mm,便于破坏银杏果壳,并完整保留果仁。
进一步,所述动碾盘表面的凹槽沿圆周方向均布,且凹槽为直凹槽,凹槽顶端与动碾盘外缘之间具有10mm间距。
进一步,所述定碾盘表面的凹槽沿圆周方向均布,且凹槽为锥凹槽,锥凹槽的斜度为15°,锥凹槽顶端与定碾盘外缘之间具有10mm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解决了银杏果仁深加工前剥壳困难等问题。并且具有如下优点:可自动分离银杏果的果壳和果仁、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银杏脱壳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破壳装置中动碾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破壳装置中定碾盘结构示意图;
图2,3中:(a)为主视图,(b)为左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0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生产用脱硫喷洒装置
- 下一篇:一种急诊科护理用的呕吐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