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路板废水回用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0127.2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0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唐金丰;蔡玮;曾志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福田区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孔丽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板 废水 用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路板废水回用处理装置;过滤时,增压泵将盛水槽中的水抽起输向初级过滤装置进行初级过滤,并通过第一单向阀输入至反渗透膜过滤装置进行深度过滤,以产生纯水和含有微量有害物的废水,并通过反渗透膜过滤装置的纯水输出口输出纯水和废水输出口输出废水;第二电磁阀控制着反渗透膜过滤装置的纯水输出,且第三电磁阀控制着反渗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输出,以配合清洗装置对反渗透膜过滤装置进行清洗做业;清洗时,应先使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对反渗透膜过滤装置进行清洗;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对积累在反渗透膜过滤装置中的重金属进行化学清除,并再使用杀菌剂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以提高过滤效果及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线路板废水回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线路板在电镀时产生的废水非常复杂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是电镀行业潜在危害性极大的废水类别。
根据重金属废水中所含重金属元素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含铬(Cr)废水、含镍(Ni)废水、含镉(Cd)废水、含铜(Cu)废水、含锌(Zn)废水、含金(Au)废水、含银(Ag)废水等。
现有的电镀线路板废水回用设备大多使用反渗透膜进行深度过滤,无法有效的对反渗透膜进行深度清洗,从而导致反渗透膜的过滤效果变差,寿命变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适用性广范的线路板废水回用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线路板废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盛水槽,增压泵,初级过滤装置,和反渗透膜过滤装置以及对所述反渗透膜过滤装置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其中,所述增压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盛水槽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初级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初级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水口与所述初级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水口与所述反渗透膜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装有酸性溶液的酸性溶液箱和装有碱性溶液的碱性溶液箱以及装有杀菌剂的杀菌剂溶液箱,还包括第一PP棉过滤装置和清洗泵;
所述反渗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口连接所述第一PP棉过滤装置的进水口且还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水口与所述反渗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口连接且出水口为废水输出口;所述反渗透膜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的进水口均与所述反渗透膜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出水口为纯水输出口;所述第一PP棉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有第四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以及第六电磁阀;
所述第四电磁阀和所述第五电磁阀以及所述第六电磁阀的进水口均与所述第一PP棉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所述酸性溶液箱的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五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所述碱性溶液箱的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第六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所述杀菌剂溶液箱的第一进水口连接;
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七电磁阀和第八电磁阀以及第九电磁阀,所述第七电磁阀和所述第八电磁阀以及第九电磁阀的进水口均与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七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所述酸性溶液箱的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第八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所述碱性溶液箱的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九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所述杀菌剂溶液箱的第二进水口连接;
所述酸性溶液箱的出水口连接有第十电磁阀,所述第十电磁阀的进水口与所述酸性溶液箱的出水口连接且出水口与所述清洗泵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碱性溶液箱的出水口连接有第十一电磁阀,所述第十一电磁阀的进水口与所述碱性溶液箱的出水口连接且出水口与所述清洗泵的进水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福田区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福田区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0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