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泛在共享智慧用电服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6172.0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9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中;周文闻;邢强;张梓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来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B60L53/30;B60L53/60;B60L53/66;G07F15/00;G06Q20/14;G06Q2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8 北京市海淀区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享 智慧 用电 服务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泛在共享智慧用电服务系统,涉及用充电终端设备的智能调控和用电设备的共享充电领域,其中,该泛在共享智慧用电服务系统包括:泛在共享智慧用电系统终端、泛在共享用电系统控制模块和泛在共享用电系统服务平台。本实用新型的泛在共享智慧用电服务系统可以缓解日益增长的能源问题所带来的智能用电方面的压力,解决目前充电服务系统存在的便捷性和智能性不足等问题,满足用户多元化充电需求以及提高充电服务高效化管理水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泛在共享用电系统,属于电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用充电终端设备的智能调控和用电设备的共享充电。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世界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们对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催生了新能源替代领域的迅猛发展。尤其像电动汽车等电能用电设备得到了各国政府的积极推广和发展,为此减少了化学能源的消耗以及提高了人们的便捷程度。然而规模化用电设备的日趋普及,其无序用电行为对电网的运行以及城市管理造成了影响。且目前充电服务系统远落后于用户的用电需求,用电服务系统便捷程度、智能程度以及共享程度等还不成熟和完善,因此有必要开发智慧用电服务系统解决上述不足。
目前,进行用电服务与能量融合系统的研究,开展面向多层次的电力网、能源网、交通网的用电服务体系构建,是实现电网公司、用电服务系统运营商和充电用户等多方共赢的必要手段,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随着能源互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新能源汽车充电、新一代通信网络覆盖、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交通网信息感知和道路视频监控等需求日趋增加,促使了公共用电服务系统多样化的应用体系。因此充分考虑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用电需求和共享型用电系统的建设方针,以充电系统为载体,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和先进通信技术为支撑开发泛在共享智慧用电服务系统,实现用户无论何地、何时以何种充电方式都能及时高效的获取能量补给。建设泛在共享智慧用电系统网络是落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性工作,可以积极改善未来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带来的车多桩少的局面。高效便捷的用电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可以有效缓解电动汽车因续航里程短带来的充电焦虑问题,提高服务商充电服务水平和用户充电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缓解日益增长的能源问题所带来的智能用电方面的压力,解决目前充电服务系统存在的便捷性和智能性不足等问题,开发一种泛在共享智慧用电服务系统,满足用户多元化充电需求以及提高充电服务高效化管理水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泛在共享智慧用电服务系统,包括泛在共享智慧用电系统终端、泛在共享用电系统控制模块和泛在共享用电系统服务平台;其中,
所述泛在共享智慧用电系统终端包括,GPRS模块、蓝牙模块、路灯接入口、直流充电接口、刷卡感应区、紧急悬停按钮、交流充电接口和二维码;
所述泛在共享用电系统控制模块包括智能控制器、供电系统、通信模块、储能系统、数据存储模块、读入系统、显示播放模块和电能计量系统,所述智能控制器通过电源线和供电系统、通信模块、储能系统、数据存储模块、读入系统、显示播放模块和电能计量系统连接。
较佳的,所述智能控制器,采用DSP、FPGA或者嵌入式ARM架构作为主控处理器进行指令运行和数据处理;
所述通信模块,由蓝牙通信模块和GPRS通信模块构成;
所述储能系统,储能系统为设备终端运行提供供电支撑,也可在停电情况下作为备用储能电池提供一定容量的紧急电能支撑;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将系统运行数据以及扩展传感器模块采集的数据进行就地存储;
所述供电系统,采用专用线路进行供电,也可以对路灯线路进行改造;
所述读入系统,包括二维码扫描器和RFID刷卡器,负责完成手机App与用电卡的通信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来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来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6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性材质薄壁翅片管及其制造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箱式变电站门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