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型树穴通风抽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6157.6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2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型树穴 通风 抽水 装置 | ||
一种自动型树穴通风抽水装置,包括抽水柱,所述抽水柱下端固定连接有锥头,抽水柱和锥头内侧设有空腔,锥头上端开有若干个与所述空腔连接的渗水孔,抽水柱上端密封连接有敲打部,敲打部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接板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支撑板下端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前后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底座板,底座板上端安装有抽水通风电机,抽水通风电机上端设有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板之间的控制电路板,抽水通风电机的吸水端外侧密封连接有吸水软管的一端,所述抽水柱上端右侧开有与所述空腔连接的通道孔,吸水软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道孔位于所述空腔底部,所述抽水通风电机的出水端密封连接有出水软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抽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型树穴通风抽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树穴是树木的立足之本,树穴的处置情况直接影响到苗木长势和环境美观,在园林应用移栽培植方面尤为重要,受雨水天气影响,树穴内经常会有积水现象,一旦积水过多、时间过长,将严重影响移栽树木的成活率。而树木的移栽多在野外,市场上并无专门用来树穴抽水的工具,现阶段一般通过人工放置抽水管进行抽水,无法实时进行监测,费时费力,且容易造成抽水管的堵塞,使用效果不理想,树穴积水现已成为低洼地植树的主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型树穴通风抽水装置,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对树穴内的积水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将树穴内的积水除去,使用简单,更换地点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自动型树穴通风抽水装置,包括抽水柱,所述抽水柱下端固定连接有锥头,所述抽水柱和锥头内侧设有空腔,所述锥头上端开有若干个与所述空腔连接的渗水孔,所述抽水柱上端密封连接有敲打部,所述敲打部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支撑板下端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前后所述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上端安装有抽水通风电机,所述抽水通风电机上端设有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板之间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抽水通风电机的吸水端外侧密封连接有吸水软管的一端,所述抽水柱上端右侧开有与所述空腔连接的通道孔,所述吸水软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道孔位于所述空腔底部,所述抽水通风电机的出水端密封连接有出水软管,设有锥头和敲打部,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只需通过敲打即可插入树穴周围的土壤中,使用方便、简单,在锥头上端设有渗水孔,使得树穴内的积水可以通过渗水孔流入空腔内侧方便吸水软管的吸取,设有太阳能板,方便该装置在野外使用,更加的节约能源。
为了进一步完善,控制电路板下端设有固定连接在前后所述侧板之间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块上端,使得电路板的安装和更换更加的方便、快捷。
进一步完善,空腔底部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上端电性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穿过通道孔与控制电路板上端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设有水位传感器,使得该装置可以实时监测空腔内积水的情况,当积水到达一定的量时,通过控制电路板控制抽水通风电机启动,将空腔内的积水抽除,使得改装置的使用更加的智能,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
进一步完善,抽水通风电机右端设有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板上端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设有蓄电池,蓄电池通过控制电路板与太阳能板进行连接,使得太阳能板产生的电力可以储存在蓄电池中,使得该装置可以在野外长时间的使用。
进一步完善,抽水柱左端外侧从下往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刻度线,所述刻度线左侧设有刻度标记,方便工作人员对树穴内积水量的读取和控制。
进一步完善,敲打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架的一端,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下侧,使得该装置的结构更加的稳固,使用寿命更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中等专业学校,未经衢州中等专业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6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位于下穿既有公路下方隧道扩建的永临结合支护结构
- 下一篇:气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