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安型电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8881.4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8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聪;陈慧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范特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板 电机轴 增安型电机 传统装置 安装杆 安装块 安装柱 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 方便更换 安装壳 工作槽 工作杆 活动槽 活动筒 挤压杆 控制杆 联动杆 底座 卡合 联动 下端 转环 组装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安型电机结构,包括外壳、第一安装板和电机轴,所述外壳上安装有第一安装板,且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电机轴,并且电机轴设置在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固定有导向槽,且导向槽和外壳相连接,并且第一安装板上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安装在安装壳的内部,所述外壳上贯穿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挤压杆固定在转环上,所述外壳的下端固定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开设有工作槽,所述工作杆固定在活动筒上,所述联动杆和控制杆相连接。该增安型电机结构,设计了具有卡合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组装的问题,同时设计了具有联动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更换底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增安型电机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俗称马达,是电磁装置的一种,通过对电机进行供电,实现电机上转子的高速转动,可作为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其中增安型电机也是电机中的一种,增安型电机的内部件不会产生火花,通常用作安全要求系数较高的场所。
随着电机的不断应用,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缺点也逐渐显现,现有电机在安装时通常使用螺栓对电机的转子轴进行固定,在对转子轴进行拆卸时,需要依次对螺栓进行拆卸,在生产组成过程中浪费了较多资源和时间,同时电机在应用在不同场所中,所需要使用的底座也各不相同,传统装置的底座通常焊接在装置上,无法对底座进行更换。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增安型电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安型电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安型电机结构,包括外壳、第一安装板和电机轴,所述外壳上安装有第一安装板,且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电机轴,并且电机轴设置在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固定有导向槽,且导向槽和外壳相连接,并且第一安装板上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安装在安装壳的内部,且安装壳固定在外壳上,并且安装块固定在第二安装板上,所述外壳上贯穿有安装杆,且安装杆贯穿安装块,并且安装杆贯穿安装壳,所述安装杆上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的内部安装有活动块,并且活动块和挤压杆相连接,所述挤压杆固定在转环上,且转环安装在安装壳上,所述外壳的下端固定有安装柱,且安装柱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并且安装槽开设在底座上,所述安装柱上开设有工作槽,且工作槽的内部安装有工作杆,并且工作杆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工作杆固定在活动筒上,且活动筒安装在底座上,并且活动筒的内部安装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和控制杆相连接,且联动杆安装在底座内部,并且控制杆安装在底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块关于第一安装板的中心线等角度设置,且安装块和安装壳为嵌套连接,并且第一安装板和导向槽为焊接连接,同时导向槽和外壳为卡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槽和纵截面形状设置为直角梯形的活动块为滑动连接,且活动块和挤压杆为卡合连接,并且挤压杆和转环为焊接连接,同时转环和安装壳为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柱和安装槽为嵌套连接,且工作槽关于安装柱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并且工作槽和工作杆为卡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杆和活动筒为焊接连接,且活动筒和联动杆为螺纹连接,并且联动杆上设置的锥齿轮和控制杆上设置的锥齿轮为啮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增安型电机结构,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设计了具有卡合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组装的问题,同时设计了具有联动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更换底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范特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范特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88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