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散热的潜水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8572.7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3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王徽;胡晓飞;陈建;陆保文;甄长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正元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10 | 分类号: | F04D13/10;F04D29/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1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散热 潜水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散热的潜水泵,包括潜水电机,潜水电机安装在电机壳内,潜水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电机主轴,电机主轴穿过轴承支撑组连接有叶轮主轴,且叶轮主轴设置在导叶体和叶轮的内腔,潜水电机的电性输入端设置有电缆组,潜水电机的定子绕组周围的电机壳外表面设置有导热套,且导热套和电机壳之间焊接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散热风管,散热风管的上下两端穿过电机壳与潜水电机内腔连通,且撑板的外表面两端均安装有撑筋脚,撑板固定与电机壳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热套可电机壳之间设置的散热风管,叶轮和导叶体的旋转带动水流从散热风管和导热套的表面流走,散热风管和导热套的热量和水流进行换热,达到电机散热的效果,经济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快速散热的潜水泵。
背景技术
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现有的潜水泵体积庞大,潜水泵排水量大,电机转动速度快且转动时间长,电机产生的热量大,并且潜水泵的潜水电机处于潜水泵内部,为全密封结构,散热效果差,所以我们需要一款新型的潜水泵来解决上述问题,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快速散热的潜水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快速散热的潜水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散热的潜水泵,包括潜水电机、泵头装置、叶轮和导叶体,所述潜水电机的外表面设置有电机壳,且所述潜水电机安装在电机壳内,所述潜水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电机主轴,所述电机主轴穿过轴承支撑组连接有叶轮主轴,且所述叶轮主轴设置在导叶体和叶轮的内腔,所述潜水电机的电性输入端设置有电缆组,且所述电缆组延伸至泵头装置外,所述潜水电机的定子绕组周围的电机壳外表面设置有导热套,且所述导热套和电机壳之间焊接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散热风管,所述散热风管的上下两端穿过电机壳与潜水电机内腔连通,每八组所述散热风管后两组散热风管外设置有撑板,且所述撑板的外表面两端均安装有撑筋脚,所述撑板固定与电机壳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热套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开口,所述散热风管的局部位于开口内侧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
优选地,所述散热风管的数量为八十组。
优选地,所述撑板的数量为八组。
优选地,所述撑筋脚的数量为十六组,且所述撑筋脚安装在两组散热风管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导热套可电机壳之间设置的散热风管,叶轮和导叶体的旋转带动水流从散热风管和导热套的表面流走,散热风管和导热套的热量和水流进行换热,达到电机散热的效果,延长潜水泵的使用寿命,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优异,经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图中:1、潜水电机;2、泵头装置;3、叶轮;4、导叶体;5、导热套;6、电机壳;7、电机主轴;8、电缆组;9、叶轮主轴;10、撑板;11、撑筋脚;12、散热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正元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正元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85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叉车用的回转支承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机械钻孔的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