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叠合楼板整体支撑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6708.0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6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志;胡兰英;赵雷;左可夫;葛以松;欧阳晓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建星建造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11/52;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叠合 楼板 整体 支撑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安装简单、占用空间小并且结构牢固的预制叠合楼板整体支撑体系。本实用新型包括沿楼层结构板周向设置的铝合金模板支撑整体框架、适配安装在所述铝合金模板支撑整体框架上方的横梁及若干个阵列设置在楼层结构板上的支撑立杆,每个所述支撑立杆的顶部上均设有连接件,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均通过支撑龙骨相连接,位于阵列边缘的所述连接件均通过所述支撑龙骨与所述横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建筑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叠合楼板整体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现有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支撑体系一般采用传统钢管架、顶托和枕木作为支撑体系或三脚架单支顶加顶托和枕木作为支撑体系,根据规范要求设置竖向立杆间距以及水平拉杆间距,通过上端可调节顶托来进行标高调整,来实现对预制叠合楼板安装的支撑体系,但上述方式的支撑体系存在组装麻烦,占地空间大并且由于笨重,搬运十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装简单、占用空间小并且结构牢固的预制叠合楼板整体支撑体系。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沿楼层结构板周向设置的铝合金模板支撑整体框架、适配安装在所述铝合金模板支撑整体框架上方的横梁及若干个阵列设置在楼层结构板上的支撑立杆,每个所述支撑立杆的顶部上均设有连接件,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均通过支撑龙骨相连接,位于阵列边缘的所述连接件均通过所述支撑龙骨与所述横梁相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所述连接件及所述支撑龙骨的设置,使其形成网格状的支撑面,并通过所述支撑立杆形成支撑,使得能快速将预制叠合楼板依次叠合在所述支撑龙骨的上表面上,其组装简单、快速并且占用空间小、搬运方便。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铝合金模板支撑整体框架包括外侧板和与所述外侧板相配合设置的内侧板,所述外侧板与所述内侧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连接剂。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外侧板与所述内侧板之间形成所述间隙,通过在所述间隙中倒入连接剂,使其形成墙体结构,方便简单并且实用。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横梁上设有凹槽,所述支撑龙骨连接在所述凹槽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凹槽的设置,用于安装所述支撑龙骨,并且为可拆装形式,可循环用于不同楼层的预制叠合楼板的安装。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支撑立杆包括调节杆及套管,所述调节杆上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若干个所述调节孔沿竖直方向均匀排布,所述套管上固装有与所述调节孔相适配的插销。
由上述方案可见,根据所需通过所述插销插进所述调节孔来调节所述调节杆和所述套管组合整体的所述支撑立杆的高度,使得对所述支撑龙骨形成支撑。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套管的底部上固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呈四边形,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安装块通过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楼层结构板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从而实现所述安装块固装在楼层结构板上,即完成所述支撑立杆的固定安装。
一个优选方案是,若干个所述支撑龙骨的上表面上均设有防漏浆胶条。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防漏浆胶条的厚度为3毫米。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防漏浆胶条的设置,用于固定预制叠合楼板,便于安装。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铝合金模板支撑整体框架、所述横梁及所述支撑龙骨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建星建造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建星建造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67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带反洗功能的过滤器
- 下一篇: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