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梁底下挂柱下挂大跨度过梁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15855.6 | 申请日: | 2019-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7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晓;杨翊;左光辉;胡颖;李磊;闫沛源;李安柯;魏军辉;杨洋;徐露;黄玉武;杨文;黄新举;索文超;于娇;赵一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朝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3/02 | 分类号: | E04C3/02;E04C3/30;E04B2/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赵磊 |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自贸试验区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下 挂柱下挂大 跨度 过梁 | ||
一种梁底下挂柱下挂大跨度过梁,包括下挂柱,竖直方向上,下挂柱固定在楼层梁梁底与过梁之间,水平方向上,下挂柱位于两构造柱之间,下挂柱之间以及下挂柱与构造柱之间通过填充砌块砌成填充墙。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通过梁底下挂柱,相当于减小过梁跨度,过梁的截面不需要太高,既能节约造价,又使结构受力更加合理,使二次构件对结构的影响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梁底下挂柱下挂大跨度过梁。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商业建筑越来越多,商业中的大开窗或门跨度一般很大,很多都在4.0~8.0米,由于跨度大,导致过梁需要很高的截面,而商业的楼层又较高,门洞顶距楼层梁底的距离一般在0.7~2.0米,这对结构抗震非常不利。
因而需要解决大跨度过梁如何实现,传统的方法为一般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做法:如图3中所示,梁底下挂混凝土板,梁底整个都做成混凝土,这样做大大增加的混凝土及钢筋用量,且对主体结构抗震形成不利影响。
第二种做法:如图4中所示,做层间梁,这样对两侧的框架柱来说,形成短柱,抗震时易形成脆性的剪切破坏。
故当门窗洞口跨度较大,且门洞顶距梁底也相对较大时,以上两种传统的处理方法均对结构抗震造成非常不利影响,且浪费混凝土及钢筋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传统方法造成的建筑材料浪费和对结构抗震造成非常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梁底下挂柱下挂大跨度过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梁底下挂柱下挂大跨度过梁,包括下挂柱,竖直方向上,下挂柱固定在楼层梁梁底与过梁之间,水平方向上,下挂柱位于两构造柱之间,下挂柱之间以及下挂柱与构造柱之间通过填充砌块砌成填充墙。
所述下挂柱之间等间距分布,下挂柱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2.5m,下挂柱的的截面高度与其所在墙面厚度相同,截面高度为100mm-200mm,下挂柱的截面宽度为250mm。
所述两构造柱之间的间距大于4m。
所述过梁下方为门窗洞顶,门窗洞顶与楼层梁梁底之间的距离为0.7~2.0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通过梁底下挂柱,相当于减小过梁跨度,过梁的截面不需要太高,既能节约造价,又使结构受力更加合理,使二次构件对结构的影响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挂柱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梁底下挂混凝土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层间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中所示,一种梁底下挂柱下挂大跨度过梁,包括下挂柱1,竖直方向上,下挂柱1固定在楼层梁2梁底与过梁3之间,过梁的厚度与其所在墙面厚度相同,高度为200mm,过梁3下方为门窗洞顶6,门窗洞顶6与楼层梁2梁底之间的距离为0.7~2.0m。水平方向上,下挂柱1位于两构造柱4之间,下挂柱1之间以及下挂柱1与构造柱4之间通过填充砌块砌成填充墙5。
下挂柱1之间等间距分布,以下挂柱的中心线进行间隔,间隔的间距小于等于2.5m,下挂柱1的的截面高度与其所在墙面厚度相同,截面高度为100mm-200mm,下挂柱1的截面宽度为2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朝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朝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58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砖用原料输送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工程塔吊的有轨滑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