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多源数据并址观测的大地测量观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3612.9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8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熊维;聂兆生;刘刚;乔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G01C15/06;G01C15/08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郭雪丽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数据 观测 大地测量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源数据并址观测的大地测量观测设备,包括设于地基坑内的垫层以及设于垫层顶部的地基墩,还包括设于地基墩顶部的第一观测墩和设于第一观测墩顶部的第二观测墩,第二观测墩的顶部中心埋设有第一观测标志,地基墩的顶部埋设有围绕着第一观测墩的多个第二观测标志。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架设多个大地测量装置进行观测,从而实现多源数据的同时并址观测。此外,由于有多个观测标志,即使其中一个观测标志损毁了,还有其他观测标志可以用,因此一个观测标志的损毁并不会导致整个观测墩失去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地测量,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多源数据并址观测的大地测量观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大地测量往往是在基岩或土层环境下开挖一定尺寸的地基坑,然后在地基坑中砌一个地基墩,再在地基墩上利用模板建造观测墩,并将观测标志埋入观测墩中,观测标志顶部与观测墩顶部齐平,观测时将大地测量装置架设在观测标志上。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观测墩往往只有一个观测标志,一个观测标志上只能架设一个大地测量装置,因此不能进行多源数据的同时并址观测,并且一旦这唯一的观测标志损毁则整个观测墩都失去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多源数据并址观测的大地测量观测设备,能够同时架设多个大地测量装置,进行多源数据的同时并址观测。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多源数据并址观测的大地测量观测设备,包括设于地基坑内的垫层以及设于垫层顶部的地基墩,还包括设于地基墩顶部的第一观测墩和设于第一观测墩顶部的第二观测墩,第二观测墩的顶部中心埋设有第一观测标志,地基墩的顶部埋设有围绕着第一观测墩的多个第二观测标志。
进一步,所述第一观测墩底部还设有空腔,地基墩的顶部位于空腔内的区域埋设有第三观测标志。这样平时第三观测标志是被第一观测墩罩起来的,作为备用的观测标志。当第一观测标志和第二观测标志全部损毁时,可以启用第三观测标志。
进一步,所述第一观测标志为强制对中装置。
进一步,所述地基墩为立方体,第二观测标志有四个,四个第二观测标志分别沿着地基墩顶部的四条边设置,每条边一个第二观测标志。
进一步,所述第二观测标志为标头和/或强制对中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观测墩为圆柱体。
进一步,所述第二观测墩为圆柱体。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源数据并址观测的大地测量观测设备,采用了第一观测墩和第二观测墩这两个观测墩,第二观测墩的顶部中心埋设有第一观测标志,地基墩的顶部埋设有围绕着第一观测墩的多个第二观测标志,这样有多个观测标志,每个观测标志上均能够架设一个大地测量装置,也即能够同时架设多个大地测量装置进行观测,从而实现多源数据的同时并址观测。此外,由于有多个观测标志,即使其中一个观测标志损毁了,还有其他观测标志可以用,因此一个观测标志的损毁并不会导致整个观测墩失去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大地测量观测设备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大地测量观测设备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大地测量观测设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未经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3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沙除盐用粗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级防水木地板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