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压传感器的外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2802.9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3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强;陈鸿;张振功;叶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9/14 | 分类号: | G01L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压 传感器 外壳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种风压传感器的外壳结构,包括上盖、下壳体及两者扣合形成的容纳腔,连接卡钩设置在上盖的一端最外圈,卡接于下壳体的卡接凸台,用于连接上盖与下壳体;卡接块环绕设置在下壳体的一端,其上设置有膜片固定槽,用于固定传感器的膜片,卡接凸台位于卡接块下端;嵌入卡扣设置在上盖的顶面,嵌入膜片固定槽,用于配合膜片固定槽固定膜片。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卡钩卡接在卡接凸台上,能够将上盖与下壳体由内扣的方式连接,提升了风压传感器外壳结构的紧凑性,有效地提升了可靠性与稳定性,且能够方便安装,提升安装效率,同时,使得上盖与下壳体的连接处圆滑过渡,避免了外扣连接产生的扣合毛边,提升整体美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压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压传感器的外壳结构。
背景技术
风压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又叫微差压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锅炉送风,除尘设备、水利水电、铁路交通、智能建筑、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原理在于将风压传感器的压力直接作用在传感器的膜片上,使膜片产生与介质压力成正比的微位移,使传感器的磁场发生变化,并用电子线路检测这一变化,最终转换输出一个对应于这个压力的标准信号,一般由上盖、弹簧、磁铁、霍尔传感器、下壳体等部件组成。
现有技术中的风压传感器的外壳结构一般上盖和下壳体都是采用外扣连接,其中:
(1)外扣的连接结构安装不方便,且不够牢靠,可靠性差;
(2)外扣连接的边缘无法圆滑过渡,美观性差。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风压传感器外壳结构进行改进,以方便操作,提升可靠性与美观性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风压传感器的外壳结构安装不便,可靠性、美观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风压传感器的外壳结构,包括上盖、下壳体及两者扣合形成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卡钩,设置在上盖的一端最外圈,卡接于下壳体的卡接凸台,用于连接上盖与下壳体;
卡接块,环绕设置在下壳体的一端,其上设置有膜片固定槽,用于固定传感器的膜片,卡接凸台位于卡接块下端;
嵌入卡扣,设置在上盖的顶面,嵌入膜片固定槽,用于配合膜片固定槽固定膜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膜片一侧通过膜片固定槽固定,另一侧固定在容纳腔内的推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推板上部与第一弹簧的一端相连,下部与第二弹簧的一端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盖的中心内侧设有第一弹簧放置槽,用于放置第一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壳体内侧中部设有第二弹簧放置槽,用于放置第二弹簧,下壳体底部设有调节螺母用于调节第二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膜片环绕设置在推板四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壳体相对于卡接块的另一侧设有下气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盖相对于连接卡钩的另一侧还设有上气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气孔末端的上方设置有膜片固定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气孔末端的下方也设置有嵌入卡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28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四分之一波长管的消声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幕除尘中频电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