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后张式桥梁张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8946.7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6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罗红;蒋明杨;罗琰;刘廷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后张式 桥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后张式桥梁张拉装置,包括锚垫板、夹片和钢绞线,所述锚垫板上设置有工作锚,工作锚上设置有与夹片相适配的锥形孔,所述夹片活动设置于锥形孔内,所述工作锚后端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后侧设置有引导管;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将体积较大的锚垫板、夹片等结构布置到桥梁体中部等钢筋布置较稀疏的区域,然后通过引导管将钢绞线引出并与千斤顶相连,利用引导管管径小的特点将钢绞线引出,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在桥梁表面开孔,避免对桥梁中的钢筋进行切割,进而影响桥梁结构强度的缺陷;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桥梁一次性浇筑成型,桥梁外观更好,且事后修补工序被取消,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后张式桥梁张拉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桥梁施工过程中,为了抵抗桥梁使用过程中的剪切力,往往会在桥梁底面增设张拉装置,通过钢绞线的拉力来抵消桥梁收到的向下的剪切力,从而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其具体施工工艺如图1所示,向在桥梁内部埋设管道,然后在桥梁的两端设置张拉装置,然后通过张拉千斤顶强行拉动钢绞线,但由于张拉装置和千斤顶的体积问题,需要在桥梁端面开孔,以完成千斤顶的架设;但是桥梁的端面是桥梁内部钢筋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开孔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截断部分钢筋,由此影响桥梁的结构强度,同时时候填充的混凝土由于没有钢筋依附,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脱落,不但影响桥梁的美观还容易砸伤路人,安全隐患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结构强度低、封堵区混凝土易掉落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后张式桥梁张拉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避免张拉装置对桥梁内部钢结构的破坏,大大提高桥梁钢构的结构强度,提高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预应力后张式桥梁张拉装置,包括锚垫板、夹片和钢绞线,锚垫板内设置有工作锚,所述工作锚与夹片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锥面相互连接,夹片后侧设置有限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后侧还设置有将钢绞线导出到桥梁端面的引导管,所述钢绞线与张拉千斤顶相连;所述锚垫板上还设置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上连接有注浆管。
进一步限位板后侧设置有多根相互独立的引导管,引导管内径比钢绞线外径大5mm-10mm。
进一步限位板后侧设置有一根容纳所有钢绞线通过的导引管,所述导引管外径不大于工作锚外径。
进一步引导管与限位板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之间丝扣相连,引导管另一端设置有密封端盖。
进一步引导管为塑料波纹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包括锚垫板、夹片和钢绞线,所述锚垫板上设置有工作锚,工作锚上设置有与夹片相适配的锥形孔,所述夹片活动设置于锥形孔内,所述工作锚后端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后侧设置有引导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张拉装置在安装时将体积较大的锚垫板、夹片等结构布置到桥梁体中部等钢筋布置较稀疏的区域,然后通过引导管将钢绞线引出并与千斤顶相连,由于引导管管径较小,因此引导管能够从钢筋密集区的钢筋空隙中穿出,其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在桥梁表面开孔,从而避免切割桥梁结构中钢筋密集区域内的钢筋,进而影响桥梁钢结构的结构强度;同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桥梁的一次性浇筑成型,桥梁外观更好,且事后修补工序被取消,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引导管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引导管,且独立引导管的内径比钢绞线的外径大5-10mm,在桥梁强度要求较高时,通过分散设置引导管,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保留桥梁钢筋结构的完整性,提高桥梁强度,满足施工设计的要求。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一个供所有钢绞线通过的引导管,在桥梁强度要求较低的工段,通过设置一个引导管能够简化施工程序,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桥梁钢架构的完整性,在满足施工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89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氧化焊接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抓斗桥式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