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装盒盒底自动上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7342.0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5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曹三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永吉盛珑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3/02;B05C11/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李龙 |
地址: | 551200 贵州省黔南布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 盒盒底 自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盒盒底自动上胶系统,包括热熔胶机、第一皮带输送机和第二皮带输送机,第一皮带输送机的皮带上方固定有用于将盒体调整至与输送方向同向的盒体导向机构,第二皮带输送机衔接设置于第一皮带输送机的下游处,且第二皮带输送机上侧的皮带输送面低于第一皮带输送机上侧的皮带输送面,两个皮带输送面之间的竖向落差大于盒体长度的一半,所述热熔胶机上的热熔胶点胶枪头设置于第二皮带输送机上烟盒输送路径的正上方。以解决现有手工点胶效率低下,且常常会发生遗漏,极为影响加工进程等问题。属于包装盒制作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盒底自动上胶系统,属于包装盒制作领域。
背景技术
酒盒等部分包装盒在生产制作过程中,盒体内的底部一般需要安装对酒瓶等瓶体进行固定的底座,这些底座一般都是通过胶粘合固定在合体底部,目前,这一工序都是先通过具有热熔枪头的热熔胶机人工点胶,再于下一步放入底座粘合固定这两步来实现的,人工点胶效率低下,且常常会发生部分包装盒内忘记加胶的情况,需要返回上一步骤重新点胶,极为影响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盒盒底自动上胶系统,以解决现有手工点胶效率低下,且常常会发生遗漏,极为影响加工进程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包装盒盒底自动上胶系统,包括热熔胶机、第一皮带输送机和第二皮带输送机,第一皮带输送机的皮带上方固定有用于将盒体调整至与输送方向同向的盒体导向机构,第二皮带输送机衔接设置于第一皮带输送机的下游处,且第二皮带输送机上侧的皮带输送面低于第一皮带输送机上侧的皮带输送面,两个皮带输送面之间的竖向落差大于盒体长度的一半,所述热熔胶机上的热熔胶点胶枪头设置于第二皮带输送机上烟盒输送路径的正上方。
前述自动上胶系统中,还包括有控制单元和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安装于第二皮带输送机上的一侧,用于检测处于热熔胶点胶枪头正下方的盒体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热熔胶机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相连,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热熔胶点胶枪头为到达指定位置的盒体底部进行点胶;
前述自动上胶系统中,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也与控制单元相连,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盒体输送到热熔胶点胶枪头的正下方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二皮带输送机暂停,同时,热熔胶点胶枪头向盒体的底部点胶,点胶时间1-3秒,而后第二皮带输送机继续运行;
前述自动上胶系统中,第一皮带输送机和第二皮带输送机的输送方向相同;
前述自动上胶系统中,两个皮带输送面之间的竖向落差大于盒体长度的一半,并小于盒体长度;
前述自动上胶系统中,所述盒体导向机构4包括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平行设置于第一皮带输送机的输送皮带上方的相对两侧,两个导向杆之间的距离大于盒体宽度,比盒体宽度大1-10cm,两个导向杆的上游端均为向输送皮带的外侧弯折的曲杆结构,其中一个导向杆的上游端还固定有盒体引流杆,盒体引流杆设置于导向杆的上游,盒体引流杆沿第一皮带输送机的输送方向设置,且盒体引流杆的上游端转动设置有引流滚轮,引流滚轮的轴向沿竖向设置,盒体引流杆的下游端固定于导向杆上;
前述自动上胶系统中,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的输送皮带的正上方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杆沿其中一个导向杆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对落到第二皮带输送机上的盒体进行引导,避免盒体偏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盒底自动上胶系统能够将由包装盒加工系统中加工好的包装盒盒体从横向摆放调整至竖向并运输至热熔胶点胶枪头的正下方,通过传感器检测并经控制单元控制实现包装盒盒体底部自动上胶,有效地提高了加工效率,并能避免人工涂胶时常发生的遗漏,使用十分方便,适宜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永吉盛珑包装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永吉盛珑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73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移动机器人系统及智能移动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中医呼吸内科用头戴式呼吸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