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接气瓶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5230.1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9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汉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泰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7/12 | 分类号: | B65G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1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搬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焊接气瓶搬运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环形抱箍,第一环形抱箍包括左上半箍和右下半箍,左上半箍第一端和右下半箍第一端经第一连接部连接,左上半箍第二端和右下半箍第二端经第二连接部连接;依次连接的左上半箍、第一连接部、右下半箍和第二连接部合围成第一环形抱箍;第二环形抱箍包括左下半箍和右上半箍,左下半箍第一端和右上半箍第一端经第三连接部连接;左下半箍第二端和右上半箍第二端经第四连接部连接;依次连接的左下半箍、第三连接部、右上半箍和第四连接部合围成第二环形抱箍;所述第一和第三连接部经第一铰接轴铰接在一起,第二和第四连接部经第二铰接轴铰接在一起;第一和第二铰接轴的轴线相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气瓶搬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套在焊接气瓶上并兼有器具整顿器功能的焊接气瓶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焊接气瓶的搬运方式,除了采用传统的滚动的方式外,还有采用小车运送的形式。地面滚动的搬运形式一方面对场地的地面会造成较大的损害,另一方面也存在安全隐患;例如,当遇到台阶、托盘或者从比较高的位置卸下时因气瓶本身比较光滑而且重量也比较大,因此上下车、台阶搬运等场合会很不方便,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另外,虽然有一些简易运送小车,但这些小车仅适用于路面起伏不大的运送场合,而在前面提及的上下楼梯、局部太高等场景时,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简单的焊接气瓶搬运装置。
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
一种焊接气瓶搬运装置,包括:
第一环形抱箍,所述第一环形抱箍包括左上位的左上半箍和右下位的右下半箍,所述左上半箍的第一端和右下半箍的第一端经一第一连接部连接在一起,左上半箍的第二端和右下半箍的第二端经一第二连接部连接在一起;依次连接的左上半箍、第一连接部、右下半箍和第二连接部合围成所述第一环形抱箍;还包括
第二环形抱箍,所述第二环形抱箍包括左下位的左下半箍和右上位的右上半箍,所述左下半箍的第一端和右上半箍的第一端经一第三连接部连接在一起;左下半箍的第二端和右上半箍的第二端经一第四连接部连接在一起;依次连接的左下半箍、第三连接部、右上半箍和第四连接部合围成所述第二环形抱箍;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经一第一铰接轴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经一第二铰接轴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的轴线相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下半箍的第一端与右下半箍的第一端间连接一第一拉簧;所述左下半箍的第二端与右下半箍的第二端间连接一第二拉簧。
也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上半箍的外侧端外接有一第一把手,所述右上半箍的外侧端外接有一第二把手。
还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环形抱箍的内侧端表面全部或局部贴附有防滑层或防滑条;所述第二环形抱箍的内侧端表面也全部或局部贴附有防滑层或防滑条。
同样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下半箍的外侧端外接有一第一提手,所述右下半箍的外侧端外接有一第二提手。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提手的提拉作用面为一瓦片状条形物的内圆弧面;所述第二提手的提拉作用面也为另一瓦片状条形物的内圆弧面;所述第一提手的提拉作用面位于所述第一把手的左下位;所述第二提手的提拉作用面位于所述第二把手的右下位。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左上半箍的内侧面、左下半箍的内侧面、右上半箍的内侧面和右下半箍的内侧面贴附有所述防滑条,所述防滑条为平皮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泰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纬泰机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52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纱棒刮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感染科手术用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