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酸性次氯酸水教室雾化消毒除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3352.7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4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范辉;武保同;李杰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冉金环保科技发展(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A61L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酸 次氯酸 教室 雾化 消毒 除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微酸性次氯酸水教室雾化消毒除臭系统,包括水流量控制器与自来水进水口,所述自来水进水口的右端的内部设置有水流量控制器,所述水流量控制器通过法兰与自来水进水口密封连接,所述水流量控制器的右端设置有氯气单向阀,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的微酸性次氯酸加湿器,加湿器内为微酸性次氯酸水,具有杀菌、消毒、除臭的功能,很好的起到了加湿作用的同时,也能起到消毒除臭的作用,为避免人群密集的室内环境如教室等环境的干燥以及细菌的传播起到很好的防护的作用,并且直接现场电解生成微酸性次氯酸水,现配现用,能满足教室的消毒除臭要求,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分解,从而达不到消毒灭菌除臭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环境加湿和消毒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微酸性次氯酸水教室雾化消毒除臭系统。
背景技术
在空气非常干燥的时候,我们的皮肤就会出现龟裂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增加空气的湿润度,保持一个湿润的环境来进行改善,加湿器就是最佳的选择。超声波加湿器主要是采用高频的震荡,再通过雾化片的高频震动使得加湿器中的水被抛离水面产生飘逸的水雾,达到空气加湿的目的。
现有的超声波加湿器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超声波加湿器喷出的是肉眼可见的小颗粒,里面还有大量的水垢、细菌等,人一旦吸入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并且空气中的原有尘埃和细菌等,会通过依附这些小颗粒进而产生二次污染,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卫生要求较高的地方禁止使用加湿器的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微酸性次氯酸水教室雾化消毒除臭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微酸性次氯酸水为不稳定的微酸性水,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氯气和水,不适合长时间存放和户外运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微酸性次氯酸水教室雾化消毒除臭系统,包括水流量控制器与自来水进水口,所述自来水进水口的右端的内部设置有水流量控制器,所述水流量控制器通过法兰与自来水进水口密封连接,所述水流量控制器的右端设置有氯气单向阀,所述氯气单向阀的右端设置有次氯酸混合槽,所述氯气单向阀的下端设置有电解液电解槽,所述电解液电解槽的下端设置有蠕动泵,所述蠕动泵的左端设置有电解液储料桶,所述电解液储料桶的右端的表侧设置有电路控制系统,所述次氯酸混合槽的右端设置有微酸性次氯酸水储料桶,所述微酸性次氯酸水储料桶的左端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料位感应器,所述微酸性次氯酸水储料桶的右端的下侧设置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与微酸性次氯酸水储料桶的相交处设置有增压泵,所述连接管道的右端设置有教室主体,所述教室主体的内部的上端设置有教室内雾化系统,所述教室内雾化系统与连接管道通过法兰密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教室内雾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有雾化喷头、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连接件,所述雾化喷头的上端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右端的外侧上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教室内雾化系统通过第二支杆与连接管道通过法兰密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增压泵的组成包括有进水管、密封法兰、管路、电动机、出水管、固定支架和底座,所述进水管的右端设置有密封法兰,所述密封法兰的右端设置有管路,所述管路的上端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管路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管路的右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增压泵通过进水管与连接管道通过法兰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路控制系统的组成包括有连接板、第一控制按键、第二控制按键、第三控制按键和第四控制按键,所述连接板的前端的表侧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控制按键,所述第一控制按键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控制按键,所述第二控制按键的右端设置有第三控制按键,所述第三控制按键的右端设置有第四控制按键,所述电路控制系统通过连接板与电解液储料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按键、第二控制按键、第三控制按键和第四控制按键均与电源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按键、第二控制按键、第三控制按键和第四控制按键分别与水流量控制器、氯气单向阀、增压泵和蠕动泵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冉金环保科技发展(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冉金环保科技发展(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33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层建筑立面装饰盖及装饰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斗轴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