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2530.4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5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邵建农;洪文曙;姚胜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呼阀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27/02;F16L5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赵琴娜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蝶阀,包括阀轴、安装于阀轴上的阀体和蝶板,蝶板安装于阀体内,阀轴与驱动装置相连,还包括隔热保温联轴器、第一隔热保温板和第二隔热保温板;所述隔热保温联轴器套设于阀轴和驱动装置之间,所述第一隔热保温板安装在阀轴的端面,所述第二隔热保温板安装在驱动装置和阀体之间。本技术方案在阀轴和驱动装置之间设置有隔热保温联轴器,在传递阀轴和驱动装置之间的扭矩的同时,可有效隔离阀轴和驱动装置之间的热传递,提高蝶阀的隔热保温性能。同时在阀轴的端面增加第一隔热保温板,在驱动装置和阀体之间增加第二隔热保温板,可有效隔离热传递,进一步提高了蝶阀的隔热保温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蝶阀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保温蝶阀。
背景技术
现有供热系统保温蝶阀的驱动装置与阀体、阀轴都是直接连接在一起,而驱动装置和保温蝶阀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导热系数大,一般可达40W/m.k以上,没有设置保温层进行保温,因此驱动装置造成的热量损失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大幅降低驱动装置的热量损失,节约能源的保温蝶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温蝶阀,包括阀轴、安装于阀轴上的阀体和蝶板,蝶板安装于阀体内,阀轴与驱动装置相连,还包括隔热保温联轴器、第一隔热保温板和第二隔热保温板;所述隔热保温联轴器套设于阀轴和驱动装置之间,所述第一隔热保温板安装在阀轴的端面,所述第二隔热保温板安装在驱动装置和阀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保温联轴器内圈上开设有内花键齿,隔热保温联轴器外圈上开设有外花键齿,所述阀轴外圈开设有与内花键齿匹配的外花键凹槽,所述驱动装置内圈开设有与外花键齿匹配的内花键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热保温板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阀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热保温板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在阀体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阀体保温层,所述阀体保温层覆盖在阀体的露出部分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保温层包括铝合金外壳、以及填充在铝合金外壳内的保温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热保温板、第二隔热保温板皆为石棉橡胶板。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保温联轴器的导热系数小于0.3W/m.k。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方案在阀轴和驱动装置之间设置有隔热保温联轴器,在传递阀轴和驱动装置之间的扭矩的同时,可有效隔离阀轴和驱动装置之间的热传递,提高蝶阀的隔热保温性能。同时在阀轴的端面增加第一隔热保温板,在驱动装置和阀体之间增加第二隔热保温板,可有效隔离热传递,进一步提高了蝶阀的隔热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保温蝶阀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阀轴、隔热保温联轴器和驱动装置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蝶阀,包括阀轴1、安装于阀轴1上的阀体2和蝶板3,蝶板3安装于阀体2内,阀轴1与驱动装置4相连,还包括隔热保温联轴器5、第一隔热保温板6和第二隔热保温板7;隔热保温联轴器5套设于阀轴1和驱动装置4之间,第一隔热保温板6通过第一螺钉8固定在阀轴1的端面,第二隔热保温板7安装在驱动装置4和阀体2之间,通过第二螺钉9固定在阀体2上,优选的,第一隔热保温板6、第二隔热保温板7皆为5-10mm厚的石棉橡胶板,石棉橡胶板具有耐高温、高压和隔热保温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呼阀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呼阀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25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载带通用冲孔模具
- 下一篇:一种粗骨料形态质量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