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预调直装置的钢筋拉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0679.9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2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向群;严美勤;周跃影;徐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歌山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B21F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预调直 装置 钢筋 拉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预调直装置的钢筋拉直机,包括钢筋拉直机,还包括支撑机构、动力机构和预调直机构,所述钢筋拉直机一侧上方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支撑机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钢筋拉直机一侧,所述动力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远离所述钢筋拉直机一侧的下方,所述预调直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远离所述钢筋拉直机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减小了直接拉直钢筋的过程中对钢筋拉直机本身带来的负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预调直装置的钢筋拉直机。
背景技术
在钢筋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盘圆钢筋或盘螺钢筋进行拉直、切断,然后再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在钢筋拉直时,为确保钢筋拉直过程中有足够的张力和富余量,盘圆钢筋或盘螺钢筋距拉直机进料口的距离一般达5米远,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在盘圆钢筋或盘螺钢筋与拉直机进料口之间无任何约束装置,且使用钢筋拉直机对钢筋进行直接拉直。
但目前钢筋拉直机在使用过程中,一般直接采用对弯曲的钢筋进行拉直,这样就会导致钢筋拉直机内部的拉直装置负荷过大,造成钢筋拉直机使用寿命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预调直装置的钢筋拉直机,减小了直接拉直钢筋的过程中对钢筋拉直机本身带来的负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预调直装置的钢筋拉直机,包括钢筋拉直机,还包括支撑机构、动力机构和预调直机构,所述钢筋拉直机一侧上方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支撑机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钢筋拉直机一侧且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之间,所述动力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远离所述钢筋拉直机一侧的下方,所述预调直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远离所述钢筋拉直机的一侧,所述预调直机构包括转动环、隔离盘和限位组件,所述隔离盘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环内壁的中部,所述隔离盘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隔离靠近所述支撑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一侧且所述连接管为转动设置,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为四个且所述四个限位组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环的内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盘圆钢筋或盘螺钢筋的一头通过连接管拉入到钢筋拉直机的进料口中,接着启动四个限位组件中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伸展带动限位板向前运动,当四个限位板形成的通口略大于钢筋内径时停止气缸运作,之后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与之联动连接的齿轮一进行旋转,齿轮一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齿轮二和齿轮三开始旋转,进而使得转动轮一和转动轮二旋转,因为转动轮一和传动轮二外表面的转动杆插接在转动孔中,所以当转动杆转动时,转动环便会同时旋转,弯曲度较大的钢筋受到来自四周限位板的压力会较为均匀,这样经过限位板预调直的钢筋在通过进料口进入到钢筋拉直机时会减小对钢筋拉直机内部拉直装置的压力。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气缸、限位板、固定杆一、固定杆二、垫片一和垫片二,所述气缸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环的内壁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呈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一和所述固定杆二分别设置在所述气缸的两侧,所述固定杆一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螺纹孔一,所述垫片一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一相匹配的通槽一,所述垫片一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气缸侧壁相匹配的凹槽一,所述固定杆一的顶部设置有螺栓一,所述螺栓一穿设于所述通槽一且与所述螺纹孔一呈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二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螺纹孔二,所述垫片二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二相匹配的通槽二,所述垫片二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气缸侧壁相匹配的凹槽二,所述固定杆二顶部设置有螺栓二,所述螺栓二穿设于所述通槽二且与所述螺纹孔二呈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盘圆钢筋或盘螺钢筋的一头通过连接管拉入到钢筋拉直机的进料口中时,启动四个限位组件中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伸展带动限位板向前运动,当四个限位板形成的通口略大于钢筋内径时停止气缸运作,同时气缸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杆伸展的长度来适应不同型号的钢筋;因为垫片的一侧开设有与气缸侧壁相匹配的凹槽,所以垫片一和垫片二可以卡住气缸侧壁的上部,使气缸在旋转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歌山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歌山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06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用于吸氧时计时的新型吸氧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负压设备超压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