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睡眠带和睡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0368.2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3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睡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睡眠带和睡眠装置,其中,睡眠带包括:封装件,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封装件的周缘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连接的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间隔环绕所述容纳腔的外周设置;传感带,容纳并限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睡眠带,便于了睡眠带在使用时,在床体等结构上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监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睡眠带和睡眠装置。
背景技术
睡眠带是一种智能监测人体的呼吸率、心率等生理指标,来判断和监控使用者的睡眠和健康状况的智能产品。
常见的睡眠带的主体为一长条形的压力薄膜传感带,一般通过布料将压力薄膜传感带完全包裹起来,以到达保护压力薄膜传感带和防止压力薄膜传感带划伤人体的目的,使用时,通过将睡眠带放置在床垫或其他的睡眠装置上,用户睡眠时会接触并压在睡眠带上,以使睡眠带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用户的人体生理信号。由于这类睡眠带被随意放置于床垫或其他的睡眠装置上,用户在睡眠时可能因多次翻身、侧移等动作而带动睡眠带移动,导致睡眠带最终部分偏离或完全脱离人体、甚至脱离掉出床垫外,从而不利于睡眠带对人体生理信号的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睡眠带,旨在便于睡眠带在使用时,在床体等结构上进行固定,以利于睡眠带对人体生理信号的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睡眠带,包括:
封装件,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封装件的周缘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连接的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间隔环绕所述容纳腔的外周设置;
传感带,容纳并限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封装件包括第一封装片和第二封装片;
所述第一封装片和所述第二封装片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
所述安装孔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封装片周缘的第一安装孔和开设于所述第二封装片周缘的第二安装孔,一所述第一安装孔与一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封装件还包括环绕所述容纳腔的外周设置的车缝线,所述车缝线连接所述第一封装片和所述第二封装片;
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和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均位于所述车缝线的外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带的相对两侧面分别粘接于所述第一封装片和所述第二封装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装片包括第一封装部和设于所述第一封装部的周缘的第一安装部;
所述第二封装片包括与所述第一封装部对应的第二封装部和设于所述第二封装部的周缘的第二安装部;
所述第一安装部开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部开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孔;
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封装部和第二封装部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封装部为一体结构;
且/或,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封装部为一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睡眠带还包括设于所述传感带一端的信号接头,所述信号接头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信号接头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孔;
所述封装件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睡眠带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加强片,所述加强片的一侧与所述信号接头连接,所述加强片背向所述信号接头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
所述加强片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开设有第三固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03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