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松螺栓生产专用旋风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7043.X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1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航;杨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伟瑞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00 | 分类号: | B23C5/00;B23C5/20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徐媛媛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栓 生产 专用 旋风 铣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风铣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松螺栓生产专用旋风铣刀,包括刀头和刀体,所述刀头均匀分布于刀体边缘;刀体中部设有轴槽孔,刀体边缘均匀固定有刀体装夹部,刀头通过刀体装夹部与刀体可拆卸安装;刀头包括刀头体部、刀身部和刀头装夹部,刀头体部固定于刀身部上部,刀身部下部固定有刀头装夹部,刀头装夹部截面为梯形结构,刀身部上部固定有刀头体部,刀头体部底部设置有凹弧部,刀头体部上部设置有刀尖部,本实用新型提高防松螺栓的生产效率3‑4倍;使得生产的防松螺栓的一致性高,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风铣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松螺栓生产专用旋风铣刀。
背景技术
目前VRFS-2型防松螺栓(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12 2 0113852.8)的生产主要采用的是车制成型工艺,即利用普通车床车制螺纹的功能,运用一把车刀往返三次完成一条螺栓螺纹的生产;该工艺生产效率较低,产品一致性难以控制,不适应批量生产的需求。为解决这一生产难题,我们将车制成型工艺改变成铣制工艺,即利用旋风铣床,采用专用旋风铣刀一次往返完成一条螺栓螺纹的生产,该工艺较车制成型工艺提高生产效率3-4倍,且产品一致性较好;该工艺的关键在于专用旋风铣刀的设计运用。
基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与反复的设计,并且进行了非有限次数的试验,终于找到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办法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VRFS-2型防松螺栓生产效率的防松螺栓生产专用旋风铣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松螺栓生产专用旋风铣刀,包括刀头和刀体,所述刀头均匀分布于刀体边缘;刀体中部设有轴槽孔,刀体边缘均匀固定有刀体装夹部,刀头通过刀体装夹部与刀体可拆卸安装;
刀头包括刀头体部、刀身部和刀头装夹部,刀头体部固定于刀身部上部,刀身部下部固定有刀头装夹部,刀头装夹部截面为梯形结构,刀身部上部固定有刀头体部,刀头体部底部设置有凹弧部,刀头体部上部设置有刀尖部。
所述刀尖部包括刀尖斜面部一、刀尖斜面部二和刀尖斜面部三,刀尖斜面部一与刀尖斜面部三的夹角为α,刀尖斜面部二底部与刀尖斜面部三相交。
所述α为60度。
所述在刀尖斜面部二底部与刀尖斜面部三相交的交点处距离中径线的垂直距离为A。
所述刀尖斜面部二与水平线的夹角β为36度。
所述刀体装夹部突出于刀体边缘,刀体装夹部内设置有刀体装夹槽,刀体装夹槽截面为直角梯形状,刀体装夹槽与刀头装夹部匹配设置,刀体装夹部一侧贯通开设有螺丝孔,螺丝穿过螺丝孔并抵紧刀头装夹部侧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提高防松螺栓的生产效率3-4倍;
2、使得生产的防松螺栓的一致性好,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刀头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刀头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伟瑞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伟瑞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70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