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6914.6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4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百文;余兰婷;赵秋艳;任迎春;陈素敏;谢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M25/00;A61M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丽 |
地址: | 20008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notes 中的 旋转 螺旋状 金属 扩张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导丝通道、手柄部、同轴套管环。所述导管主体外径为2.83mm,中空,内设导丝通道,导管主体远端为锥形并设有外螺纹,导丝通道设有导丝入口、出口,手柄部位于导管主体近端,长2cm,同轴套管环长约5cm,距离手柄部1cm,套在导管主体的外周,同轴套管环的内表面与导管主体的外表面紧密接触,且导管主体可在同轴套管环内自由转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解决了NOTES技术中内镜难以建立操作通道问题,提高诊疗效率,较好的避免出血、撕裂及穿孔等并发症,便于准确到达手术操作部位,灵活、安全、可靠,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是经自然腔道(胃,直肠,膀胱或阴道)置入软性内镜,通过管壁切口进入腹腔开展手术。相较于腹腔镜手术,NOTES具备腹壁无瘢痕,术后疼痛更轻,更微创,美观,住院时间短,麻醉风险小,费用低等优势。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NOTES术因主要靠软性内镜进行,常因为自然腔道狭窄,干扰其进入病变部位。传统的气囊扩张导管技术较为成熟,但机械扩张时可发生损伤,导致局部组织出血,并且扩张后不能移动位置也不能立刻取出,无法起到本实用新型中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的作用。
检索专利文献,最相关的现有技术包括专利申请号CN201020522539.0公开的一种内镜外套管,包括嵌套在一起的内层管和外层管,内层管和外层管的前后两端面封闭连接,其他区域为空腔;内层管和外层管的后端面封闭连接端为膨大的喇叭口状封闭帽,该封闭帽上设有气体输入口和润滑剂输入口,外层管上套有若干气囊,气囊通过内层管和外层管之间的空腔与气体输入口相连,润滑剂输入口连通到内层管。中国专利CN200680031486.9公开了一种特别用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气囊扩张导管,包括一导向钢丝、一平行于导向钢丝的一扩张气囊、膨胀的供给软管、以及在供给软管远端的区域内设置的扩张气囊;其中,扩张气囊构成软管形的且具有许多相互邻接的软管部分构成的壁,软管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于供给软管。上述现有技术仍然是利用气囊进行扩张,仍然存在气囊扩张的缺陷。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扩张自然腔道,帮助软性内镜进入病变部位,又对自然腔道损伤极小的扩张导管,而目前关于这种扩张导管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所述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导丝通道、手柄部、同轴套管环;所述的导管主体为中空的,其内为导丝通道;所述的导管主体远端为带螺纹的锥形扩张管,带螺纹的锥形扩张管为圆锥形并设有外螺纹,长为1-2cm;所述的导丝通道设有导丝入口、出口;所述的手柄部位于导管主体近端,长1-3cm,外表面有螺纹;所述的同轴套管环长为3-7cm,距离手柄部1-3cm,套在导管主体的外周。
在上述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导管主体中空,内为导丝通道,可通过导丝;导丝可从导丝入口进入,从导丝出口穿出。
在上述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导管主体长度为200cm,工作外径为2.83mm。
在上述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导管主体的远端为钝的圆锥体,长度为1cm。
在上述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带螺纹的锥形扩张管外表面设有外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69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线杆攀爬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回收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多次起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