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浮除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5859.9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1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虎;郁洪波;吕苏环;何文波;王永刚;李立香;王志芳;廖永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35 | 分类号: | B01D17/035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陈醒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浮除油装置。其包括槽体、设置于槽体上方的进液总管,所述进液总管通过循环泵与槽体连通,所述槽体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槽体内沿其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有隔板,相邻隔板之间形成除油室,所述除油室内设置有导油槽,槽体外部设置有排油总管,所述排油总管通过排油支管与导油槽连通,所述进液总管上设置有进液支管,所述进液支管伸入除油室内,所述进液支管上连接有文丘里管;本实用新型采用物理除油原理,不带入任何杂志,不使用任何吸附材料,绿色无污染,低成本,低能耗,除油效果理想,且除油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浮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萃取过程中,有机相与被萃取的水相经充分搅拌混合后,水相中要分离出的物质进人有机相,因相对密度不同两相分离。由于受萃取体系的温度、粘度、相比、pH、萃取器的结构形式、澄清面积和速率、搅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水相会夹带一定量的有机相。水相中夹带的有机相,需要分离回收,其目的是:1、回收昂贵的萃取剂,降低成本;2、防止有机相本身和被萃入有机相的杂质污染产品,降低产品质量;3、避免对相关工序造成不利影响,恶化工艺过程,腐蚀设备衬里;4、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虽然大多数萃取剂属于低毒和无毒类物质,但随萃余液排出,仍然会污染环境。
萃取过程中,水相中的油一般以悬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的形式存在。悬浮和分散油珠粒径一般较大,容易分离回收。目前,乳化油和溶解油的分离主要采用物理法,即破乳法和吸附法,两者在实际应运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缺陷,破乳法有能耗高、存在安全隐患、运行周期短、过程不易掌控等缺点,吸附法有某些吸附材料难以再生、吸附材料需要更换和更换时间难以掌握、增加工序等问题。破乳和吸附发展前景较好,在某些行业已经应运,但在工业应用上并不成熟,在萃取系统使用效果也不理想,随着有色冶金等产品对工艺介质中含油量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研究和开发新的除油方法和技术已非常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气浮除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浮除油装置,包括槽体、设置于槽体上方的进液总管,所述进液总管通过循环泵与槽体连通,所述槽体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槽体内沿其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有隔板,相邻隔板之间形成除油室,所述除油室内设置有导油槽,槽体外部设置有排油总管,所述排油总管通过排油支管与导油槽连通,所述进液总管上设置有进液支管,所述进液支管伸入除油室内,所述进液支管上连接有文丘里管;
进一步的,所述导油槽的槽壁上设置有锯齿状导流板;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活动连接于导油槽的槽壁并且可沿槽壁上下移动,可根据液面高度调节导流板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内靠近进液口处设置有稳流板;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盖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萃取过程中的除油工艺,除油过程中,溶液中充入大量小气泡,通过提高气泡浓度,控制气泡大小,延长气泡在溶液中的停留时间,提升油相与气泡的结合效率,使油相附着在小气泡表面,随小气泡上浮,溢流至导油槽排走;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可以合理的布置除油级数,该除油装置采用物理除油原理,不带入任何杂志,不使用任何吸附材料,绿色无污染,低成本,低能耗,除油效果理想,且除油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58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用小型手动弯板机
- 下一篇:一种低光源单向透视防弹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