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扁平粗旦涤纶复合短纤维的上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5124.6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8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荣;沈惠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地蓝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96 | 分类号: | D01D5/09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扁平 涤纶 复合 短纤维 上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扁平粗旦涤纶复合短纤维的上油装置,包括防护壳,电力箱,上油腔,支撑柱,开关,压线轮,伸缩柱和滚筒,所述防护壳的一侧设置有开关,且防护壳的前端表面通过支撑柱连接有压线轮,该防护壳的底端内部安装有电力箱;所述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上油腔,且防护壳的后端设置有伸缩柱,该伸缩柱的前下方设置有滚筒;所述防护壳包括动力柱和第二电机,且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动力柱,且动力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本实用新型上油腔,伸缩柱与压线轮的设置,通过结构设置将装置外围的传线机构形成环形结构,确保工作搭配性能与工作效率,确保装置的整体使用贴合性,进而提高装置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纤维上油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扁平粗旦涤纶复合短纤维的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纤维是多组分纤维的一种,是针对人造纤维品种的术语,即在同一根纤维截面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混合的聚合物纤维,这种纤维称复合纤维,它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物理改性纤维,主要用于毛线、毛毯、毛织物、保暖絮绒填充料、丝绸织物、非织造布、医疗卫生用品和特殊工作服等。
复合纤维中有很多的佼佼者,扁平粗旦涤纶复合短纤维便是其中之一,扁平粗旦涤纶复合短纤维具有较强的韧性,为使用者提供了强度较高的使用体验,在扁平粗旦涤纶复合短纤维的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上油以提高其表面外观与内部性能的优化,但是现有上油装置依然存在着整体上油结构传送距离短,造成出油之后的纤维滴落的油乱溅难以打扫,影响环境,因此影响工作体验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扁平粗旦涤纶复合短纤维的上油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扁平粗旦涤纶复合短纤维的上油装置,以解决现有上油装置依然存在着整体上油结构传送距离短,造成出油之后的纤维滴落的油乱溅难以打扫,影响环境,因此影响工作体验的问题。一种扁平粗旦涤纶复合短纤维的上油装置,包括防护壳,电力箱,上油腔,支撑柱,开关,压线轮,伸缩柱和滚筒,所述防护壳的一侧设置有开关,且防护壳的前端表面通过支撑柱连接有压线轮,该防护壳的底端内部安装有电力箱;所述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上油腔,且防护壳的后端设置有伸缩柱,该伸缩柱的前下方设置有滚筒;所述防护壳包括动力柱和第二电机,且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动力柱,且动力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电力箱包括电机和处理器,且电力箱的内部通过处理器连接有电机,该处理器采用酷睿I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处理器的电源端口通过稳压模块连接有外部控制电源,该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与第三驱动模块连接有电机、第二电机与第三电机;所述上油腔包括内延柱和传线轮,且上油腔的内部设置有内延柱,该内延柱的顶端设置有传线轮;所述伸缩柱包括连接柱和第三电机,且伸缩柱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柱,该连接柱的顶端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上油腔采用碗状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上油腔的两端边缘分别与支撑柱的一侧面或动力柱的一侧面紧密贴合,该上油腔的内部通过内嵌焊接结构设置有柱形结构的传线轮,其中传线轮的上端通过旋转轴的轴端结构卡嵌连接有内延柱;所述伸缩柱采用“”字形结构的底端伸缩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伸缩柱的前端通过焊接结构设置在上端连接柱的后端,该连接柱采用扁圆形结构的碳钢板,其中连接柱对称设置在滚筒的上下两端。
所述防护壳采用矩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防护壳的前端通过焊接结构设置有支撑柱,该支撑柱的上端通过转轴的轴端结构安装有压线轮。
所述支撑柱采用柱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且支撑柱分别错位分布在防护壳的前后对角边,该后端支撑柱的高度高于前端支撑柱的高度,其中支撑柱与压线轮的整体连接结构相同。
所述压线轮采用柱形表面中心弧形过渡的合金钢,且压线轮的两端均通过旋转轴端进行旋转安装,该压线轮的数量为三个。
所述动力柱采用柱形结构的合金钢,且动力柱与支撑柱对称分布在传线轮的两侧,该动力柱的内部通过开设空腔安装有电机,其中电机的上端表面与动力柱表面的压线轮形成动力链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地蓝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地蓝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51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式防尾随通道门
- 下一篇:预制模块化固体储热装置及固体储热系统